明集镇整建制流转土地之后……

2017-12-04 作者: 李剑桥 来源: 大众日报
  □ 蹲点记者 李剑桥

  “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
  “这么好的日子,别再借年了”
  ……
  近日,在邹平县明集镇柴家村老年公寓,像往常一样,柴象禄拉起二胡,老伴唱起了自编自演的新吕剧《土地流转赞歌》,歌声伴着不时响起的掌声回荡在公寓内,也将记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这家小院。
  “我能住进免费老年公寓,多亏了土地流转。”见记者来访,柴象禄打开了话匣子。
  柴象禄告诉记者,前些年,家里有地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都是从地里“刨”出来的,土地是唯一的依靠。全村每人1亩7分地,一年下来每亩地的收入仅有1000多元。
  变化自2014年发生。当年,明集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实践,柴家村的土地当年实现全部流转。
  柴家村原有耕地1320亩,另外旧村复耕200余亩,现在全部流转给了8个种粮大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原有的生产路、遮阴地等土地归村集体,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左右,旧村复耕的土地200余亩,每年增加收入20万元左右。解决了村集体无钱为群众办事的难题。
  8个种粮大户也实现了现代化的种植模式。村民孙思保承包了200亩,是最大的一户。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批量采购生产资料,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每亩节省200元左右;精耕细作、良种种植,亩产提高100公斤左右。算下来,一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土地流转让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安心从事其他产业,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现在,年龄较大的村民当上了农业工人,日工资在60-100元;年轻人到附近工厂上班,每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
  “每亩地流转费用是1200元左右,土地流转后我在村里干起了保洁员,每月工资600元。”柴象禄说。
  2015年柴家村完成了整体搬迁,800余名村民全部住进新型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搬进了社区免费老年公寓。
  截至今年9月6日,明集镇6.1万亩耕地全域完成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到了360名懂技术、会经营的种粮大户手中。明集镇也逐步探索形成了一种政府搭戏台,村集体、种植户、群众三方齐受益的土地流转新路子。
  “今年以来,全县有53个经济薄弱村,通过土地流转集体收入突破3万元。全县858个行政村中,有797个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县委组织部部长范克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