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尧葬谷林是上古丧葬文化的典制

2017-12-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关于尧葬地,最具权威性的早期记载,是秦代《吕氏春秋》第十卷《安死》篇里的八个大字:
  尧葬于谷林,通树之。
  《墨子》曾说尧葬蛩山,《山海经》也曾说尧葬岳山。蛩山、岳山、狄山就是崇山,而崇山就是谷林山,《墨子》《山海经》与《吕氏春秋》的说法是一致的,尧葬谷林是那个时代的通识,即唯一说法。
  谷林,即文献记载的“榖林”(榖为楮树,和繁体谷字相近,演变为谷)。顾名思义,是个谷树成林的地方,在今鄄城县城南十五六华里处,属富春乡管辖。古称谷林庄,后被黄水湮没为一片林地。
  《吕氏春秋》“安死”篇的大意是,古人讲究养生和安死,“安死”就是死后能安。入土后永远“无发无动”,不被惊扰,是上古丧葬行为的最高理想。所以“先王之葬必俭,必合必同”,“非爱其费也,非恶其劳也,以为死者虑也”(爱,吝惜。恶,厌恶)。所谓“合”“同”,就是“葬于山林则合乎山林,葬于阪隰则同于阪隰”(阪隰,不肥沃、不便耕种的土地)。尧死后葬在谷林山上,上面栽满谷树,正是与山林合为一体之意。今天的谷林尧陵上,依然长满了谷树,葱郁繁茂,浓绿一团,把陵墓遮护得严严实实。
  《吕氏春秋》穿越时光隧道,向我们传递了远古时代的文化气息。尧葬于谷林这样一处偏远僻静的地方,是当时丧葬文化顺理成章的选择,是安死理想的完好体现,是古朴民风时俗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