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周末

2017年大年初二,家住临沂沂城花园小区的陈庆理一家按惯例拍摄全家福。相机的快门按下时,这个“全国最美家庭”的成员已经增加至59口人。为了孝敬老人,原本分散在各地做生意的陈庆理兄妹六个聚到一起,共住相邻的楼上,共同生活,和睦相处。陈庆理说:“生意做大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却没了,这不是幸福;全家住在一起,孝敬老人,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全国最美家庭”同书74个“和”字

2017-10-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017年大年初二,就在陈庆理家的院子里,一家人穿上节日的盛装,围坐在陈庆理父亲陈德甫和母亲史克兰身边,拍摄全家福。相机的快门按下,定格了近50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 周末人物 真情大义
  □ 本报记者 王建 本报通讯员 臧德三
  10月下旬,秋意正浓,临沂市兰山区沂城花园小区一幢居民楼前的山楂树上,红红的果实压弯了枝条。这里住着全国“最美家庭”陈庆理一家。“这是我家,旁边是我二妹妹家,再往前是我三弟家,最头上是我四弟家。”陈庆理指着一字排开的四座房子对记者说。
  2017年大年初二,就在陈庆理家的院子里,一家人穿上节日的盛装,围坐在陈庆理父亲陈德甫和母亲史克兰身边,拍摄全家福。十二年前,为了照顾上了年纪的父母,分散在济南、临沂、滕州等地经商的陈庆理兄妹6个,把家和事业都搬到了临沂,在一个小区买下楼房,共同生活。自那之后,每到大年初二这天,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拍张全家福。他们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生意越做越大,日子越来越红火。相机的快门按下,定格了近50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陈庆理说:“生意做大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却没了,这不是幸福。和父母住在一起,孝敬老人,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59口人聚在一个屋檐下
  决定把全家59口聚在一个屋檐下,陈庆理兄妹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夜幕降临,沂城花园所在的琅琊王路霓虹闪烁,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往来不断,一派繁华都市车水马龙的景象。
  2005年,沂城花园周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副样子。也是秋天,陈庆理来看房子,他觉得这里有点荒凉,“路没修好,出门就是庄稼地。”
  虽然位置比较偏僻,但陈庆理相中了这里的房子,“三层楼,290个平方,还带个院子。”陈庆理马上就交了订金。
  交完订金,陈庆理给弟弟妹妹们打电话。“他在电话里说,这里房子不孬,咱们买在一块儿吧。”陈庆理的三弟陈庆环回忆说。
  陈庆理劝弟弟妹妹买,除了觉得房子确实不错,还有另一个想法,“父母年龄大了,喜欢儿女在他们身边,人越多他们越高兴,我们兄妹把房子买在一块儿,就都能在他们眼前孝顺他们。”
  陈庆理这样想,原因很简单——父母就是这样孝顺奶奶的,“我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我小时候家里穷,有一点好吃的父亲总是第一个拿给奶奶。我奶奶临终前,父亲一直陪伴左右,白黑照顾起居,奶奶走得很安详。”耳濡目染父母的孝行,陈庆理想让父母也能安享天伦之乐。
  陈庆环和大妹夫颜士伦去浙江永康参加五金博览会,接到陈庆理的电话时,刚走到半道,他们马上就同意了。“我们房子都没看,大哥说了,肯定不会错,我们积极响应。”颜士伦说。
  不到半个小时,兄妹6个就商量好,陈庆理又交了五套房子的订金,他和三弟、四弟、二妹夫家在一幢楼,二弟和大妹夫家在相邻的两幢楼。
  房子装修好了,陈庆理家第一个搬了进来,接着各家陆陆续续往这搬,等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四弟陈晓青家搬来,一大家子人住到了一起。
  这么一大家子人搬了来,成了小区里的新闻,左邻右舍纷纷上门来一睹究竟。

吃饭是一道独特风景
  如同行星围绕恒星运转,搬到一起后,全家人的生活都以两位老人为中心来安排。
  每天早晨,大人孩子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陈德甫和史克兰那里去问候。大人吃完早饭出门工作,孩子们就跑去陪老人聊天。下班回家,首先要到老人那儿去,有时碰到一起,像赶集一样热闹。要是有晚来的,老人就会念叨,为了让老人准时见到,一家人已经多年不在外吃饭。晚饭后,全家人聚在老人膝下,品茶拉呱儿谈生意,孩子们有的在院子里玩耍嬉戏,有的弹奏钢琴古筝,有的练习书法绘画,其乐融融。
  记者采访的时候,陈庆理家的客厅里,放着几个行李箱,那是陈庆理的大儿子陈加敬为出差准备的。“我20号去浙江出差,都拾掇好了,刚才去跟俺奶奶说了一声,25号回来,不说不行,她一直会算着日子。”陈加敬笑着说,不管谁出门,都要提前跟老人报告。
  春节是一年最热闹的时候。除夕晚上,院子里挂着喜庆的灯笼,大人们聚在一起陪老人看“春晚”拉呱儿,孩子们到处乱跑,一直玩到夜里两点多钟。第二天一大早,全家起来给老人拜年。陈德甫和史克兰坐在沙发上,孩子们跪下磕头,先是儿女,接着是孙子辈,最后是重孙辈。陈德甫和史克兰定下规矩:成家立业的不给压岁钱,不能挣钱的孩子每人100元。史克兰说,2017年春节压岁钱一共给了3200元。
  “俺家人可多了,你看那相片上,放了假回来和开会似的,都在我这里,都是孩子,我看着高兴,哪有这么多人口的?放到哪个庄上也数得着。”说起孩子,史克兰乐得合不拢嘴。
  这么一个大家庭,吃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到吃饭的时候,客厅里、厨房里和院子里都有吃饭的,孩子们则到处找,哪有好吃的就去哪。
  不仅儿孙们围着老人转,家里的很多物什也体现的是老人的意愿。走进陈晓青家的院子,门前的一口地锅十分醒目。晚上十点,为一家人烹饪了一天饮食的地锅,余温尚存。
  地锅是陈晓青专门为父母支的,“有一天吃过中午饭,我父亲对我说你支个地锅吧。”陈晓青分析,父亲提出这个要求,一是因为习惯,二是因为节俭,“我父母在老家烧了多少年地锅,愿意吃柴火饭。再就是刚搬过来的时候,院子里有很多装修用过的木头,他们觉得扔了怪可惜,想当柴火烧。”
  陈晓青有些担心,他怕烧完院子里的木头后找不到柴火,但是和父母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他从来没有违背过父母的意愿,都是父母说什么是什么。地锅很快支了起来,史克兰一有空就烧地锅做饭。
  2015年,陈德甫不慎摔伤,从此卧床不起,陈庆理兄妹都把生意交给孩子打理,在家专心照顾老人。陈德甫生活不能自理,一刻都离不了人,儿孙专门排了一份“孝心值日表。”在陈加敬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这份值日表,陈庆理兄弟四个用大、二、三、四表示,六个孙子写的是小名,每天分为三班,下半夜和白天由儿子们负责,孙子们照顾上半夜。
  从那时起,陈晓青很少出门。他专门拜师学做饭,悉心照顾父母饮食。陈晓青做的馒头,从地锅上蒸出来,个大松软,香甜可口,88岁的史克兰一顿能吃一个多。
  陈晓青做的馒头不仅自己家人吃,还送给小区里的左邻右舍,一大锅馒头一会功夫就没了。他算了一下,今年蒸馒头已经用了一吨面粉。陈晓青的馒头越蒸越多,他担心的柴火不够的问题却从来没有出现,“小区里谁家有不要的旧家具都送这来,物业上保洁捡的树枝也都送来,柴火越烧越多。”望着院门口堆着的几垛柴火,陈晓青笑着说。

买房车带父母旅游
  陈晓青爱照相,全家人每年春节拍的全家福就是他的作品。他家的客厅墙壁上,挂满了历年拍的全家福,没挂出来的照片更多,都整整齐齐码放在一个个鞋盒里,妻子陈美玲说:“我们家的照片,你两三个小时都看不完。”
  这些照片,大部分是兄妹6个陪父母旅游时拍的。史克兰有哮喘病,冬天不能出屋,等天暖和了,孩子们就带两位老人旅游散心,每年都要出去好几次。
  “北到大漠,南到海南,西到西安,这些地方俺父亲母亲都去了。”陈晓青说。
  陈德甫过80大寿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去了日本,赏樱花,吃了火山烤的鸡蛋;2006年春节,全家26口人,陪着两位老人到三亚过年。
  最初带父母去旅游的时候,陈晓青用傻瓜相机拍照,洗出来照片效果不好。为了给父母拍出更好的照片,他把傻瓜相机升级为单反相机,还下了一番功夫研究摄影,“学得相当精了”,还买了覆膜机,给照片封膜,后来又买了录像机。
  不光是相机,陈晓青的车也在换。一开始是开小车,陈晓青说他的车跑了80万公里,父亲坐了至少50万公里。
  说到开车,陈庆理接过话茬,“俺四弟开车又快又稳,到一个地方说几点到就几点到,俺父亲很高兴,喜欢坐他的车。我开车慢,俺父亲不愿坐我的车,他说他要是年轻点就不让我开车。”说罢兄弟俩哈哈大笑。
  陈晓青家的后院里,停着一辆房车,这是他为了方便父母旅游买的。2010年,陈庆理、陈晓青和两个妹妹开着这辆车一路向北,陪父母欣赏草原和大漠的风光。
  每次出门,陈庆理兄妹都要多安排几个人,仔细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让他们像在家一样舒适,陈庆理形容说犹如众星捧月。有一次,史克兰在车上靠着小孙女睡着了,当时年仅八岁的小孙女用胳膊托着奶奶的头,一托就是两个多小时。史克兰醒来才发现,对孙女心疼不已。

“这样的日子喝凉水也舒坦”
  “飞机坐了四回,也不晕也不掉向,去过上海、海南、苏州、杭州、深圳,在日本过了七天……”对于去过的地方,史克兰如数家珍。
  史克兰说,能看这么多景,都是因为儿女好。她特意夸了四儿媳陈美玲:“这个儿媳妇可好了,天天烧好茶做好饭,伺候我吃喝,也不心疼钱,领着我到处跑,也不生事。”她接着说:“其他儿媳妇也好,孙媳妇也好,好媳妇都上俺家来了。”
  有人曾经问史克兰儿女孝顺的秘诀?史克兰回答说没啥秘诀,“从小好好看着他们,别胡闹,好好上学,长大了找工作干,好好干活,不把孩子往孬路上领。”
  陈晓青家客厅的桌子上,到处都是碎布片,这是史克兰做针线活用的材料。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史克兰身体硬朗,哮喘病已经很长时间没犯过了。身体好了,勤劳了一辈子的老人就闲不住了,把不用的碎布拿来做针线。史克兰做的东西种类繁多,有马甲、棉袄、座垫、鞋垫等。“地里的活,厂里的活,还有针线活,没有我不会的。”老人得意地说。
  10月14日,孙女在一张纸上对奶奶今年的劳动成果进行了统计,不同的东西用不同的符号代表,马甲是一根线段,棉裤是一头接在一起的两根线段,枕头是个圆圈,座垫是个方框。统计的结果数量惊人:马甲有88个,棉裤12条,枕头12个,小花篮44个,座垫45个,最多的是一种叫小疙瘩的小绣球,有129个。
  史克兰做的东西,家里人人有份,陈庆理鞋里垫的鞋垫和陈美玲身上穿的马甲,都是母亲做的。家里来的客人,也都会得到老人做的小东西。
  做这么多针线活,史克兰说一点也不累,“你知道不?大人小孩都不惹我生气,这样的日子喝凉水也舒坦,你说是不是?”史克兰拉着记者的手说。

亲兄弟不明算账
  陈庆理兄妹,做着不同的生意,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到生意越做越大。他们说,这其中的关键,不是高深莫测的商海秘密,而是团结和睦的家庭关系。
  陈晓青是兄妹中最早经商的,他走出这一步,对父亲的孝顺起了很大作用。
  中学毕业后,不到20岁的陈晓青到滕州工艺美术厂当学徒,学画扇面。一年半后,他被调到设计室搞设计。当时,厂里工人每月工资只有50多块钱,陈晓青能拿到1500元。
  “我父亲以前在村里的羊毛厂里当会计,他喜欢做生意,认为做生意可以锻炼一个人,他就说别画画了,去日照做生意吧。”因为父亲的一句话,24岁的陈晓青下海经商。
  仅凭父亲的一句话,就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投身前途莫测的商海,有没有担心害怕过?陈晓青回答说:“父亲人品好、心术正,从他身上学到了做人处事的方式,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很明确,所以出去的时候没有担心也没有害怕。”
  从到日照经营门市部,到做批发,再到临沂做批发,陈晓青的每一次重大决定,父亲都帮他把握大方向,“他是我的主心骨。”
  随着父亲年龄增大,他的角色渐渐由家庭会议来承担,“有好项目,全家一起坐下来商谈,分析利弊,没有老幼尊卑之分,谁说的对就听谁的,一旦定下来,就筹集资金注入,尽快把生意做起来。”陈庆理说。
  尽管如此,陈晓青不论干什么事情还是习惯征求父亲的同意,“他不给我拿主意,就说你需要就干呗,有他这句话,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陈庆理兄妹却是反其道而行,不仅心往一处想,钱也老往一处使。
  2003年,陈庆理建货架厂,租厂房买机器要好几十万元,一下子拿不出来,弟弟妹妹们资金也都紧张,他没好意思向他们开口。可弟弟妹妹们知道了,纷纷凑钱,帮他建好了厂子。厂子建好了,没有流动资金,陈庆理偷偷从银行贷了20万元,结果弟弟妹妹们知道后都气坏了,一起抱怨陈庆理,后来又凑齐了钱替大哥还上了贷款。
  陈庆理的货架生意现在已经交给了儿子,儿子接手后,把货架生意做到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来自天南海北的客户,谁是值得信赖和合作的?陈加敬有一套来自家庭的判断标准,“我做生意首先看人品,对父母不理不睬不尊重,这样人的生意坚决不做。”
  陈德甫上过私塾,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陈庆理记得他小时候,一到过年父亲就免费给全村人写对联,一写就是好几天,忙得连自己家里的事都顾不上。受父亲影响,陈庆理兄妹都乐善好施。
  在帮父亲准备纸墨的时候,陈庆理迷上了书法,现在是临沂有名的书法家。记者见到陈庆理的时候,他刚忙完一个为期三天的书法义卖活动,“五个人写了好几百张。”义卖所得的款项全都捐给贫困儿童。陈庆理最爱写的是《朱子家训》和《诫子书》,不仅兄妹6个的客厅里都挂着,还经常送人。
  临沂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每年春节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返乡的时候,陈晓青就会组织员工到车站,免费为他们发放自己生产的保温杯,让他们路上能喝到热水。到现在,已坚持了4年,送出2万多个杯子。很多客户就是看中了陈晓青的善举,主动找上门来和他做生意。

74个“和”字
  今年春节,陈庆理一家拍完全家福后,还集体创作了一部书法作品。陈德甫首先提笔,在纸的中央写下一个“和”字,其他家庭成员依次书写,有的写一个,有的写两个,还不会写字的婴儿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也留下了稚嫩的笔迹。最后,全家人一共写了74个“和”字。
  “和”是陈庆理一家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和”也是陈庆理一家的密码,人们总是好奇地问,这么一个大家庭为何能如此和睦团结?
  陈庆环说:“本身就是一家人,不和自己一家人和睦和谁和睦?在外面也要交很多朋友,更别说自己家人了,自己家人更亲近,方方面面都可以在一块说,有什么事情都说到面上,大家庭就没什么问题。”
  陈庆理的侄媳妇陈冰说:“将近60口人也红过脸,但我们有一条家训‘兄弟相爱则和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大家共同遵守、不能逾越的规矩。往往家庭不和谐,都是没有规矩造成的;一旦有了规矩也就有了秩序,和谐之门自然就开启了。我们家人人坚守家训,大人对孩子没有呵斥之语,弟兄妯娌间宽容谦让,互敬互爱。”
  陈加敬说:“家里这种环境多少年了,都习惯了,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吃饭拿筷子一样。”
  陈美玲则反问:“生活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不都能做到吗?”
  陈庆理的孙辈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大都是全家搬到一起后出生的,从小就生活在大家庭的环境中。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不缺玩伴,玩耍时来去成群;他们唯恐落后,各方面都比着进步。
  陈庆理说,希望他的孩子们永远都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