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项目不光让群众受益,还要增加集体收入

构树落户大冯村的启示

2017-10-25 作者: 孙亚飞 王兆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刘明明 陈磊

  最近几个月,茌平县杨屯乡大冯村的村民感觉突然忙了起来。
  这几天,村民冯恒利把家里的3亩地上报给了村党支部书记冯恒云,要入村里的“构树种植扶贫产业项目”。
  40岁的冯恒利,患类风湿病多年,长期吃药不能干重活。母亲双目失明,80岁的父亲体弱多病,全家生活靠每月低保收入维持。
  今年初,驻村扶贫工作队打包6个贫困村的150万元扶贫资金,建成27个大型拱棚,种植茄子、西红柿等蔬菜。“大棚就在村里,我被安排到棚内锄草、管理西红柿等,做些不重的农活,一天能有60元收入。”
  大冯村是茌平县34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全村有贫困户30户85人,大都是因病因残致贫。在去年11户贫困户脱贫的基础上,这个村今年的目标是整村脱贫,包括冯恒利在内的余下19户贫困户也要全部脱贫。
  3个月前,聊城市委政策研究室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贾振斌来到大冯村,伴随而来的还有“构树种植扶贫产业项目”。项目规划,今年大冯村的构树种植面积达260亩,其中企业集中种植200亩,村民参与种植60亩。
  短短两天时间,村里自愿参与构树种植的村民就达到15户,上报土地近50亩。40岁的冯恒利作为其中为数不多有劳动能力的人,自然得以参与其中。
  构树种植效益不错,尤其对于大冯村这样一个没有任何集体积累的省级贫困村来说,显得尤为适合。
  从6月中旬到8月份,扶贫组带领村干部和68位村民先后三次去河北、北京等地考察学习构树种植和深加工项目。
  “第一年成本高,除了地膜、水费等费用,主要是苗子钱。不过之后十到十五年就不用花钱买苗子了。”贾振斌说,第一年构树亩产4吨左右,市场价每吨在500元左右,除去每亩1200元的构树苗钱和其他成本,第一年就可以回本;第二年,亩产可增加到8吨左右,第三年是高产期,亩产将达到10吨左右,预计每亩构树的纯收益在4500元以上。
  对于村集体来说,可利用上级的扶贫资金购置构树专用农机具,为合作社或者农户收割收取费用,归集体所有。“一亩收割费40元,一年收割四次,按300亩算,除去费用,村集体每年收入4.5万元。”贾振斌说。
  杨屯乡副乡长白全立介绍,现在村里与一家专门从事构树饲料加工的企业——康寿源生物有限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公司将在大冯村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流转200亩地集中种植构树,并加工饲料;而且,公司已经从泰安陌上源林有限公司提前预定了200亩的构树苗。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村民利益,冯恒云牵头成立了茌平县天工人巧构树种植专业合作社。
  “争取实行统一种植、管理、销售。”冯恒云说。进驻企业要优先收购村民的构树,以保证村民收入。另外,贾振斌和村干部还专门跑到各地联络扩展销路,并考察引进构树茶叶等初级加工项目。“构树种植很简单,不用打药,只需浇一次水就可以,一个人管几十亩地都没问题。”冯恒云说。有了加工项目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多的村民才有钱挣。
  据了解,2014年,构树扶贫工程被国务院扶贫办正式列为我国十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