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平度:打造生态秀美宜居之城

2017-10-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优美的平度城区环境。平度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真正打造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的民生工程
  △政府采取BOT模式,引进专业清运公司,“镇村保洁、专业公司收运、市统一处理”的垃圾收运新模式全覆盖,一举解决垃圾清运难题
  △正在崛起的平度新区面貌
  □张晓帆 张健 孙科强 王舒慧
  
  2017年,平度市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省级中等城市试点为契机,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秉承“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重点工程来抓,全盘考虑、统筹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思维,形成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成功转型之路。

  绿色引领
垃圾治理实现新突破

  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平度着眼民生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力求在城乡垃圾处理方面突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村废弃物处理方面形成了一套技术领先、规范系统、绿色环保的收运处理体系,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真正打造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的民生工程。
  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生活垃圾收运规范化。政府采取BOT模式,引进专业清运公司,“镇村保洁、专业公司收运、市统一处理”的垃圾收运新模式全覆盖,一举解决垃圾清运难题。全市18个镇街建成16座垃圾中转站,统一为村庄配备垃圾桶,并规范垃圾存放地点,完善垃圾收运设施。在此基础上,将保洁市场化,全市5187个保洁员统一由专业保洁公司进行管理,推行规范化作业、专业化服务,进入长效保洁的状态。该市成立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日督查、周调度、月考核、定期通报、年度总评”制度,以考核督促环境整治成果。
  垃圾焚烧项目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引入光大集团建设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机械往复式炉排炉”技术,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获得土地、规划、环评、立项核准手续、当年取得施工许可、当年施工单位进场”的“平度速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落地,是平度生活垃圾处理的一次重大革命,改变了传统的以填埋为主要方式的垃圾处理方式,彻底解决了垃圾因填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让平度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生物质能源项目破解农业废弃物难题。落户平度南村、投资5亿元的生物质能源项目,是国内第一座秸秆和尾菜综合处理项目,也是使用国产自主技术的北方规模最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可复制推广的生物质能源项目。本着“开发洁净能源、助力绿色发展”的理念,该项目以平度市及周边地区秸秆和蔬菜尾菜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生物质天然气与生物有机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绿色产业化项目实现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平度投资1750万元建成的绿色产业化项目,采用德国先进设备,聘请专家指导培训,并与国外行业和领先企业深入合作,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建设的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产业化项目,与城市建设、改造项目相结合,探索一体化闭合运营模式,形成建筑垃圾、尾矿碎石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成熟产业链。
创新求变,市容秩序
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突破

  走在今天的平度城区,没有一处“马路市场”,没有一处占路早夜市,甚至就连流动摊点都很少出现。很多来过平度的人都惊叹:“跟以往相比,平度环境真是大变样!”
  用改革求突破。大力推行“执法重心下沉”“社会组织参与市容秩序管理”“城市管理社区自治”“市民维护市容秩序自律”4项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建立“1+4”机制,转变了老旧的管理模式,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市容秩序管理难题得以突破,改革红利迅速释放,初步实现了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
  用思路求突破。主动作为转变思路,以“群众获得感”为第一要义,围绕群众需求开展工作。借鉴住建部城市管理“721”工作法,结合平度实际创新“127”工作思路:将10%的精力用在执法上,20%的精力用在管理上,将70%的精力用在服务上。在做足“面子”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做好“里子”,先用执法来整治规范,然后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管理和服务上抓维持抓长效,彻底根治“马路市场”及其他各类占路经营“老大难”问题。
  用行动求突破。持续开展占路经营攻坚行动,对城区南京路、扬州路等占路经营“老大难”路段展开攻坚战,一举解决了困扰城管执法工作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随后,将整治行动向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延伸,向小区、村庄和市场内辐射,做到整治工作全覆盖、零遗漏。通过集中行动,共清理各类占路经营行为3.5万余处次,平度城区占路经营行为基本清理完毕。开展非法广告歼灭行动,面对成因复杂、矛盾突出的各类户外广告特别是高炮及跨街龙门广告,组织市镇两级精干力量,在高温下连续作战、深夜作战,创造了1个月拆除70块大型高炮广告的“平度速度”。今年以来,累计拆除各类户外广告2400余处4.3万平方米,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改善。
  用服务求突破。规范设置15处农贸(海鲜、生食)市场和14处便民摊点群,将占路摊贩规范疏导至就近的农贸市场和便民摊点群内。设置“三修”服务点,将40处承担修鞋、修自行车、配钥匙的民生服务摊点疏导安置在既不影响交通又方便群众的地方,并设置醒目标识牌,实现了规范管理、有序经营,与此同时“三修”点也成了便民“网点”、管理“亮点”和就业“岗点”,成为城市一景。精心编制“民生地图”,将所有农贸市场、便民摊点群以及“三修”点纳入其中,向社会公布,通过二维码轻轻一扫就可以找到就近的市场和“三修”点,便民又利民。
提速增效,农村改厕
年内实现全覆盖

  “小厕所,大民生”。平度积极推开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工作,目前,已改造完成农厕24万余座,占改厕总量的75%,年内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目标指日可待。在抓好改造的同时,积极探索实施系列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改厕的后续管护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
  成立领导小组,专项统筹保障改厕工作顺利开展。市级层面,成立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改厕面上工作;各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工作班子,把农厕改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镇(街道)、管区、村庄四级联动、并行推进,层层分解任务,目标到位,责任到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强大工作合力。
  坚持因地制宜,探索粪液资源化利用路子。积极鼓励支持各镇、街道结合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种植结构等实际,采用“政府投资+企业运营”的方式,免费为改厕户抽取粪液,二次发酵后用于农作物种植,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户多赢的良好局面。此外,将改厕与污水处理相结合,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选取10个村庄统一铺设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站(模块),开展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试点,彻底解决农村厕所粪液和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强化资金保障,不断加强督导考核。除按890元/座给予各镇、街道改厕补助外,平度还挤出专项财政资金设立了考评奖,按照改厕数量,以100元/户的标准给予各镇、街道奖励,用于改厕后续管护、工作开展经费等。同时,坚持每天在微信工作群通报进展情况,每半月书面通报一次,按时召开改厕调度会,并将改厕排名等情况每月在当地报纸公示。同时,不间断进行督查抽检,对行动迟缓、进度落后或质量不达标的镇(街道),约谈其主要负责人。
  “我要改厕”深入人心。平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农村改厕宣传,深入发动干部群众,提高群众知晓率,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有效调动了干部群众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