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泰

■特色小镇看新泰在丘陵山区流转土地上万亩建起有机茶园,新泰市石莱镇——

有机茶卖向全球

2017-10-20 作者: 刘涛 赵洁 来源: 大众日报
  ◆9月24日,山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出炉,新泰市石莱镇榜上有名。石莱镇从2013年起,积极借助工商资本力量,在生产条件较差的丘陵山区,流转土地上万亩,建起了北方最大的单体茶园、全国最大的有机茶园,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机茶业小镇。
  □ 本报记者 刘涛 本报通讯员 赵洁


拓荒兴农铸“金山”
  10月16日,驱车行驶至新泰市石莱镇北官庄村,漫山遍野的茶树浮于眼前。这里是山东泰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历时5年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董事长刘孝平为其取名“良心谷”。
  曾经,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短短几年发生如此巨变,这要从2012年说起。
  那一年,经商20余年的刘孝平一直在思考企业转型问题。但要找到一个既有产业前景,又是企业干得来的领域,并非易事。出于对农业天然的情感,他开始关注家乡这片未垦地,并敏锐地捕捉到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的机遇。
  反复思考论证后,刘孝平和他的团队下定决心,组建泰茶农业公司,全面转型进入有机农业,先拿下质量安全攻坚战,再打赢优质特色持久战,而主战场就在脚下这片荒山上。
  2013年,这里种下了第一抹绿。今年8月,他们雇用70辆卡车从内蒙古草原运来2500吨羊粪,“这些羊粪跟豆粕发酵之后,是最天然的有机肥。”刘孝平说。
  又花费70余万元购置一批防草地布,引进鼠茅草清除茶园杂草;利用太阳能智能杀虫灯和黄蓝相映的PP诱虫板消灭害虫,就连当地防治美国白蛾的飞机都要对这一片区绕行。园区工作人员说,他们只使用生物防治措施或者物理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保证产品达到生态有机标准。
  原生态的种植方式使得这片山谷里的茶叶经受住了最挑剔的检验:瑞士SGS481项农残检测为“0”,在中国、美国、日本、欧盟、法国均通过有机认证。
  如今,覆盖面积达11.3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1.2万亩有机茶园,2000亩菊花基地和1000亩五谷杂粮。今年仅菊花产量预计达10万斤,可实现营收1.4亿元。
政府甘当老黄牛
  “短短五年,泰茶公司就把这片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石莱镇党委书记李怀爱说。
  效率之快,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从茶园立项之初,该镇就专门安排一名副镇长从中协调,帮助立项,办理相关手续,为茶园发展铺路搭桥。
  土地是茶园建设的基础,土地问题不解决,茶园就无法建立。为此,当地镇政府专门成立土地流转协调小组,一名班子成员任组长,管理区、村两委为成员,他们奔赴一线,为企业想办法给群众做工作,不到一年,几千亩土地就流转出来,为茶园连片发展奠定基础。
  水是育茶的关键,“良心谷”所在的这片荒山,属数亿年前的古岩层长期风化形成的砂石地,土壤瘠薄,满是碎石,既不肥沃,也不保水,千百年来几乎未曾种植过任何农作物。为保证茶园拥有充足水源,他们从“开源节流”上做文章。
  石莱镇政府先与邻近的岳家庄镇相协调,将该镇山头水库的水引到茶园,暂解缺水之急。
  但茶园规模不断扩大,原有水源不能满足要求,他们又与当地水利部门协商,从光明水库远距离提水。“水库距离茶园足足有8公里,提水所需管道,水泵都是政府提供,不让我们掏一分钱,这让我很感动。”刘孝平说,现在他们每年从光明水库引水上亿立方,很好地满足了茶园的用水需求。
  水引入后还要“节流”。据了解,新泰市水利局免费为园区提供了价值500万元的滴管、喷灌设施,目前,已有5000亩茶园实现了节水灌溉。
产业带动拉力大
  2017年,泰茶公司“良心谷”被写入泰安市政府1号文件作为一、二、三产融合试点项目,探索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5月,国家发改委一二三产融合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新泰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经验获得广泛认可。
  如今,园区已通过土地流转建成有机茶园1.5万亩,土地全部来自石莱镇、岳家庄镇、放城镇3个乡镇9个村,受益群众4万余人。石莱镇北官庄的马纪亮就是其中一位。
  马纪亮家里有五亩地,过去种花生,一亩地年收入不到1000元。2013年,他将土地流转给“良心谷”泰茶园后,不仅每亩地每年能拿到800元租金,成为农业工人后,每亩地还能拿到1700元劳务费。另加采茶等其他工时,年人均收入超过了15000元。去年年底,他为家里添置了一辆小汽车,着实有了面子。
  “再过几年,茶园进入盛产期,光采茶季就需工人2万人,石莱镇及周边乡镇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刘孝平说。
  未来,园区内还要发展生态养殖、休闲旅游等项目,建成一座以北方“茶文化”为主线,生产“有机茶”、发展“特色游”的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区。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到5亿元,利税2000万元,可吸纳1万余名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