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财经

加大新型绿色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新技术成桓台绿色农业发展新引擎

2017-10-18 作者: 程芃芃 来源: 大众日报
  在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桓台农业正由传统资源消耗向生态可持续发展积极转型。近年来,桓台农业部门不断加大新型绿色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新技术已经成为桓台绿色农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 本报记者 程芃芃   
   本报通讯员 李明泽 王锡久 张磊

水肥一体化为农业节水减负
  水是农业的命脉,肥料是粮食的“粮食”,但这些农业投入品都面临粗放低效使用的问题——灌溉水利用率只有53%,化肥、农药利用率不到40%,资源环境矛盾愈发凸显,加强精准高效利用迫在眉睫。
  10月13日,在桓台县田庄镇千亩农田中,今秋刚刚播种的冬小麦已经冒出了绿油油的细芽,长势喜人,为明年的夏粮丰收开了一个好头。农民在地头打开滴灌开关,就可以轻轻松松给小麦滴灌浇水,实现精准追肥,而往年,给几百亩小麦浇一次水需要10多个人起早贪黑地忙碌十余天,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农田中一根根黑色的水管。
  节水离不开高效灌溉技术和设施的应用,2017年,桓台农业部门在全县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适时、精量、准确、均衡供应给农作物,根在哪里,水管就通到哪里,肥和水就送到哪里,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灌溉大水漫灌的局面,为桓台农业节水、减肥、减负,推动粮食生产绿色发展。
  今年夏天,田庄镇大寨村科信合作社理事长吕茂兴在桓台县农业局指导下,给200多亩玉米地铺设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他站在农田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前段时间的实际测算,原来大水漫灌一天浇五六亩地,现在按量浇水一天可以浇二三十亩地,人工节省了70%左右,肥料用量降低了20%左右,玉米还增产,产量比没用滴灌的农田一亩地多收200斤玉米,另外,水肥一体化设备还可以循环使用,农户下一季生产就不用再追加投资了。
实现农业新技术全过程覆盖
  近年来,桓台县坚持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发展高效农业推进绿色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强化产学研结合,加强农民培训,实施互联网+农技推广模式,推广了新型小麦宽幅精播、深松整地技术、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新技术10多项,普及率达90%以上,在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基础上,通过试验示范总结配套了粮食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由良种推广、农田整理、农业种植到粮食丰收的农业全过程新技术覆盖。
  记者来到果里镇看到,一台大型的联合整地机在刚刚收割完的玉米地里进行整地,这台联合整地机一次可完成灭茬、旋耕、深松、起垄等多项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的特点。今年,桓台县继续大力推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坚持“行政推动、补助引导、完善机制、农民自愿、确保效果”的原则,科学规划,连片作业,整村推进,实行作业补助,农民受益,同时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全县落实深松整地面积达25万余亩,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力,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该县把实行统一供种作为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抓好小麦良种的统一供应,保障小麦种子的质量,确保全县秋种小麦适时播种。2017年,全县小麦良种统一供种项目将继续实施,小麦良种计划补贴面积为30万亩,对全县种植小麦的农户进行每亩10元的良种县财政补助,补贴金额总计300万元。
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据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等特点,既能有效提升粮食品质,又能降低种粮成本。从2017年起,县里按照省、市相关部门要求推广落实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实际确定了在粮食生产上重点推广喷灌、微喷和滴灌三种模式,开展了相关试验示范,整合资金对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补助。截至目前,全县落实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达到3000余亩,不仅帮农民解决了灌溉施肥这一最繁重的生产难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推进桓台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该县继续推广精准配肥技术,提倡使用具有养分搭配合理、质量有保证、价格有优惠等优点的小麦专用配方肥。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自采土壤样本送到桓台农业部门化验,由精准配肥企业根据土壤养分化验结果和产量目标生产专用肥料直供到户。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到98%以上,精准配肥面积3万亩,肥料用量比以前降低10%左右。
  同时,推广小麦新型宽幅精播和玉米单粒精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率先在全省实行了小麦根病春季统防统治,落实玉米“一防双减”面积10万余亩,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农药用量。
  2017年7月,桓台还入选了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区,未来将通过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建设。通过4年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每个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在原有基础上基本建成1至2条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更加多元,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增值收益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