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船上酒瓶少了,牌局散了,现在出海能读书、听戏、看电影……

渔民苗在京的文化新“标配”

2017-10-08 作者: 李子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子路 
    本报通讯员 王晓刚 王云龙

  青岛灵山岛渔民苗在京最近迷上了胶东地方戏茂腔。从四大京唱到八大记,一招一式,一唱一打,苗在京现在越来越有“专业范儿”。“多亏了这个‘小盒子’,现在出海能读书、听戏、看电影,比以前有意思多了。”苗在京一边摆弄着手里的小盒子,一边夸赞。
  这个小盒子,就是“数字渔家乐”便携式无线移动设备。盒子虽小,功能不少。渔民只要通过手机等终端就能获取WIFI信号,里面存着的戏曲、相声、影视剧、科普节目等上千种有声读物,就可以随时收听收看。
  以前出趟海,苗在京一漂好几天,白天顶着烈日撒网收网,晚上支起小桌喝酒打牌,打发时间。有了“数字渔家乐”,苗在京的日子有了旋律。跟着盒子里的茂腔,他从《小二黑结婚》唱到《焦裕禄》,几平方米的甲板成了苗在京的舞台。
  船上酒瓶少了,牌局散了。在海上找到乐子的苗在京,回到岛上也能找到有意义的事。去年元宵节,岛上举行文艺表演,苗在京给乡亲们表演了茂腔选段,大家都开玩笑说苗在京学戏去了。
  几年前,灵山岛还是一座“文化孤岛”。大人们打渔回来没去处,孩子们课余时间只能到处瞎玩。一切变化得益于“海疆书香”工程的推进。自2013年以来,省公安边防总队将边海防建设与驻地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联合省文化厅探索实施“万里海疆·万里书香”文化工程,在全省海防一线,构建部队官兵和辖区群众共享的海疆文化服务体系。
  占地900平方米、藏书5000余册的灵山岛海疆边防书屋就坐落在灵山岛边防派出所警务室。走进书屋,数字阅读机让人眼前一亮,只要扫一扫二维码,2000余本图书可以直接下载至手机里阅读。
  今年7月29日,上海师范大学、山东省图书馆参与共建,在书屋设立图书分馆。群众“点餐”,图书馆负责“送餐”,过去是找文化无门,现在是文化主动找上门。
  小书屋也成了岛上渔民的大讲堂。经常有高校、研究所的专家被邀请来作科普知识讲座,渔业专家登岛开展水产养殖培训也在这里。苗在京很喜欢听这样的讲座,只要有讲座他都要带小孙子来这里转一转,听听课,长长见识。
  据统计,四年来这样的海疆边防书屋已建成64个,海疆数字文化服务站点建成126个,“海疆书香”文化下乡活动开展200余次。文化“红利”正在成为苗在京这些海岛渔民的生活新“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