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聚焦

■聚焦“一带一路”上的山东企业③

旗飘海外,能源资源类企业走出振奋前景

2017-09-14 作者: 周艳 来源: 大众日报
  ◆能源在当前国际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的统计数据,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3%左右。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山东能源企业正依托“走出去”战略寻找机遇,填补油气等资源的巨大需求缺口。
  □ 本报记者 周艳

技术创新化被动为主动
  在2004年以前,中国油田使用的开发设备大多依赖于美国老牌制造商,不但设备成本高,有时还只能买到被国外淘汰的落后设备,设备操作培训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得不到保障。
  现如今,中国不仅基本实现国内油田装备国产化,而且成功进入了美国、加拿大这些高端、高竞争的北美国际市场,与老牌跨国企业同台竞技,抢占国外市场。
  我国能源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在国际竞争中变被动为主动,依靠的是技术创新和国际化战略。
  去年,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来自国外的收入占比首次突破一半,达到54.6%。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杰瑞石油迅速带领国内重大装备制造业崛起。
  进入欧洲这类高端市场是不易的。2013年,杰瑞为土耳其首座盐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提供了大功率往复式压缩机组,这是俄罗斯输入欧洲气源的战略储备性储气库,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向欧洲输送这类大功率压缩机。目前,从西伯利亚平原、里海周边、波斯湾沿岸,到北美大陆、非洲大陆、南美丛林,杰瑞的产品已在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作业。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贫乏,海洋将是21世纪人类获取蛋白质、原料和能源的重要场所。近几年,中国海藻资源主要用于食品菜的加工和销售,工业用海藻原料已满足不了行业的需求,到国外沿海国家寻求海藻资源,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势在必行。
  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抓住机遇,解决了制约海藻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将海藻加工基地布局到全球。公司引进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人才团队,利用微波密集消化提取、光能脱色、离子液体破壁提取、生物酶法提取和生防微生物海藻发酵技术,实现海藻全利用,实现技术和产品“双集成”创新和节水、节能、高值化开发的清洁生产。2013年,聚大洋成功并购澳大利亚海藻公司,建立了聚大洋首个国外原料和加工基地,成为我国国内首家掌握南澳州海藻开采权的企业,突破了资源瓶颈,实现了原料就地加工。
谋定而后动,事半功倍
  对于国际化道路的拓展,杰瑞建议,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对品牌进行海外推广。获得不同国家产品技术标准认证,了解国家政策和对企业的扶持,提高本土化水平都是走出去应该做好的工作。
  在内蒙古深耕的济宁铸金矿业公司在布局之前经过了一年的深入调研,发现以畜牧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蒙古国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开采能力普遍较弱。继续调查发现,蒙古国中戈壁省距离内蒙古二连浩特仅400公里,交通便利,虽然目前经济还欠发达,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地牧民对中国的感情比较亲近,也有利于项目的推进。有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作依据,铸金矿业提出了可操作的可研报告,并于2006年与蒙古国签订合同。
  马来西亚缺少统一的渔港供渔船停靠、维护和补给,渔民捕捞完成后需马上就近销售,而渔船的维修补给又需要到其他专门渔港进行,严重制约了当地渔业发展。而且当地船只装备落后,基本为木质船,缺少冷冻设备。
  针对这一情况,青岛鲁海丰集团规划了马来西亚农渔业产业园项目,计划第一批在国内建造200条玻璃钢渔船出口马来西亚,再在马来西亚建设船厂组装建造各种渔船,升级替换该国现有的一万多艘木制渔船,同时为周边印尼、泰国、缅甸等东盟国家乃至斯里兰卡等印度洋沿岸国家建造渔船,使国内富余的造船产能转移出去发展当地的渔业经济,可增加数十亿人民币的产值。
  马来西亚项目的建设既可以对接国内基地分工协作,将渔获运回青岛基地进行内销或深加工出口,又能带动当地临港工业和加工贸易、运输、旅游、休闲渔业等产业的发展,加速当地渔民转产转业,实现渔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互利共赢。
机遇与挑战并存
  “走出去”不可能马上就能见到效果,也并非一马平川。除了增强内部创新和提前谋划,走出国门的能源资源类企业还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
  柬埔寨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稻米资源丰富,山东中垦美晶米业有限公司看中柬埔寨香米的优良品质,建设柬埔寨稻米产业园项目,发展稻米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大米进口渠道的建立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公司不断加大市场投入,国家进口配额的审批数量却逐年降低,2015年公司获得进口配额9200吨,2016年获得8280吨,2017年没有获得大米进口配额支持。据了解,2017年单列的这部分进口大米配额取消后,国家在进口配额方面尚未明确其他政策。对于境外投资企业来说,进口配额分配机制不明确是制约对外投资的重大政策风险,是影响进出口业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此,企业呼吁,重点给予在境外农业投资企业,尤其是在“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实施农业“走出去”的企业配额支持,确保农业“走出去”项目建设好、运营好。
  要想走得稳、走的长远,企业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山东友发水产建议,设立农业“走出去”专项发展基金,用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各种补贴、贴息等,加强资金支持;建立国家对外农业投资补贴制度,对于国内紧缺农产品的回运、国内农业生产资料出境给予补贴。
  济宁太阳纸业相关负责人建议,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放慢脚步,调整好心态,主动与目标国相融相合。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只有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才能在当地站稳脚跟,并逐步成长起来,也只有通过这样,才能为企业实现国际化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