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齐鲁人文

鸦片战争的爆发,让精于刑律、勤于治民的他,被迫转型成与洋人打交道的外交官。他站在时代巨浪的潮头,见识了国门外的日新月异,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新观点。但因与时论格格不入,他屡遭弹劾,触怒帝心,黯然归乡,隐居林泉三十余载。

黄恩彤:时代洪流下的黯然失意者

2017-09-13 作者: 鲍青 来源: 大众日报
  添福庄村黄氏庄园东南角存留的建筑   鲍青 摄
  添福庄村外纪念黄恩彤的功德碑  鲍青 摄
■ 政德镜鉴梾?
  □ 本报记者 鲍 青
    本报通讯员 桑蕊 赵静

  如果没有骤然爆发的鸦片战争,如果没有捉襟见肘的人才储备,宁阳人黄恩彤的仕途本不该如此波折起伏。时代的大潮,将他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让他见识了世界的新奇变化,却也让他孤身面对回天乏术的未有困局。纵使他使尽浑身解数,也难补天缺,只能黯然承受非议和指责。
  “因为《南京条约》的巨大影响力,遮掩了黄恩彤早年的事迹和经历。他颇有能吏芳名,学问纯熟,处事干练,且为官清廉,仕途一片光明。但因参与条约谈判,最终身负骂名,难以立足朝堂,以父母年迈为由乞恩归乡,是时代大潮下的失意人。”黄氏后人黄汉昌说。
  仕途失意的黄恩彤并未选择避世消沉,而是把余生献给了深爱的故里。他一边研究作物推广、蝗害防治,挂念百姓疾苦;一边整理桑梓文献,笔耕不辍,寄托殷殷乡情。
  在黄恩彤的故乡蒋集镇添福庄,仍残存着他中年致仕后修建的黄氏庄园。这是失意主人的自我安慰之作,繁华难掩落寞。庄园经百余年风雨侵袭,人为损坏,已是断壁残垣,破败不堪。唯有正南的黄氏家祠、东南角的求是斋楼,可助今人管中窥豹,遥想昔日的辉煌。
出仕屡办要案,
获赞政绩斐然

  添福庄黄氏,源自明初大移民时代的山西洪洞县。黄氏举家移居至此后,勤于稼穑,节俭生活,至黄恩彤祖父时,已有能力供子弟求学读书。
因耕读而兴家的黄氏,慢慢培育出好周人疾、乐善好忍的家风。黄恩彤祖父黄尚璨平时乐善好施,功德遍于乡里。某日游于泰山,道遇贫寒士子,知其无资赶考,便“立竭橐中赀以赠”。考生感激涕零,允诺答谢,他却避而不见。父亲黄宗皋,毕生对明忠臣杨继盛钦佩之至。他常对黄恩彤言杨氏名言:“宁可我让人,不要使人让我;宁可我容人,不要使人容我。”
  沐浴在纯良家风中的黄恩彤,自小便聪颖异于常人。他5岁随兄长黄恩澎启蒙。私塾中他年龄最幼,勤勉好学却最著,又兼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很快在乡间有了神童美誉。15岁那年,他参加宁阳县试,勇夺第一。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年刚弱冠的黄恩彤又高中举人,着实春风得意。该科的山东秋闱,主考为山东学政何凌汉,副主考为京官牛鉴。
  许多年以后,黄恩彤也许会发现,此生的种种荣辱沉浮,冥冥中皆和此科有所关联。当时慧眼识珠的牛鉴,将黄恩彤“搜遗”为举人。黄氏中举后,郑重其事地拜牛鉴为座师,聆听他的教诲。四年后,他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
  入仕之初,黄恩彤掣签得任刑部主事。他虽无律令基础,却有一颗聪敏的向学之心。在公务之余,潜心律例之学,对案件审理反复揣摩。久而久之,出众的才干逐渐显露出来。
  道光时代,承平日久。国家如老旧机器,虽能表面勉强运转,其实内部已近朽烂。对国势的江河日下,各色官员并不挂怀,而是忙着结党营私、中饱私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层官员竞相攫取国家财富,下层小吏也似深藏的蠹虫,吮吸民脂民膏。
  比如道光十年,就爆发了震惊朝野的户部伪照案。清廷为了筹集赈灾、河工的资金,准许百姓以捐纳钱物的方式,来获取功名官职。捐纳授官流程中,户部书吏的作用甚是关键。他们发明了一整套暗箱操作办法,先将银两全部收归自己,然后给予伪造假照。因为上级司官审核不严,假照已经随处可见。
  假照案爆发后,道光深觉被骗,震怒异常。他下令军机处会同多部门派员严查此事。但因牵连众多、持续多年,彻底厘清难度极大,审理者时常焦头烂额。
  黄恩彤接手这个“烂摊子”后,“搜抉弊端,指擒首恶,穷治党与,次第论如法”,办理得井井有条。他对确查有罪者严惩不贷,株连无辜者悉数释放,众人皆称为平允。
  完美地了结假照案后,黄恩彤干练之名遂著,又承接更加棘手的户部截饷案。他任劳任怨,细心访查,理顺了案件来龙去脉,将案犯绳之以法,并追缴赃银四万余两,为财政日绌的清朝挽回巨额损失。
  接连办结大案要案,让众人对年轻的黄恩彤另眼相看。时任刑部尚书的陈若霖,是精通律学的司法专家。他办案不畏权势,能够秉公执法,深受百姓赞誉。人生暮年的他,见到这位年轻人,竟隐约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他对沉着笃静的黄恩彤极为器重,许为国之栋梁。
  黄恩彤后改任修订法律的律例馆提调,还总办秋审事宜。十余年间,他于每案皆细心求其真伪,查办了数之不尽的疑案,为大量蒙冤者平反昭雪。
  隐于司法公平背后的,是司法公正的坚守,这份坚守最需初心的维持。道光十六年,黄恩彤的这份坚守,遭遇了严峻挑战。当年他奉命办理蒙古部翁牛特旗内的贵族告发案件。蒙古贵族坐拥强悍骑兵,是帝国军事力量的柱石,地位凌驾大部分官员之上。如何将此案办理妥帖,让人心服口服,以堵悠悠之口,考验着黄恩彤的智慧和勇气。接任后,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细致访查知情者,发现此乃旗内某公爵诬陷所致。公爵担心阴谋败露,派人送来巨额财物,妄图贿赂黄恩彤。黄恩彤先拒收财物,又虚与委蛇,尽得案件原委。他立刻向上级禀明,并上疏参革该公爵。一时舆论大震,以为其能不惧权势,惩治污吏。
治理江淮盐务,
猝遇兵燹国难

  久在刑部历练的黄恩彤,政绩卓著,受道光器重和青睐。道光十九年,他受命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被委任为广西乡试正考官。
  道光二十年,黄恩彤在京察中,名列一等,外放为江南盐法道。
  此时的江南盐务,与乾隆时已不能相提并论。当时盐政松弛、走私猖撅、枭匪充斥,甚至盐商也参与食盐走私。历任盐法道虽负有整顿盐务之责,但因受人贿赂、拿人钱财,虽知局面糜烂也是袖手旁观。
  黄恩彤在刑部任职时,居官便以清廉清风著称。上任盐法道后,他对送来的常例、贿赂一概严拒。接着他遴选干员,组成缉私队,抽查出江过境盐船。他甚至自己乘船,巡视水道情况,先后查缴私盐达数十万斤。经过他雷厉风行的一番整顿,走私敛迹,江南盐务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除关心本职工作外,黄恩彤对民生所疲亦颇为留意。朝廷征调楚兵入江淮时,需先乘船而行,遇水浅处则舍舟登岸,奔行一段再摇橹辗转。舟车劳顿后,不仅士兵身心俱疲,战力衰减,沿路百姓也疲于供应,满腹怨言。黄恩彤向江苏巡抚梁章钜建议,可将楚兵所用之船,尽改为吃水浅的长船,便能沿水路径流而下,毋需再登岸换乘。巡抚闻言善之,此后调兵效率果然大为增加,周邻百姓也不再受累。此事后,梁氏对黄恩彤的印象极佳。
  第二年,朝廷下令各地举荐贤良,梁章钜推举黄恩彤出任江苏按察使。不久,清廷任命黄恩彤署理江苏布政使,同时兼任按察使。
  正当黄恩彤迅速升迁时,一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朝古老的中国袭来。黄恩彤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将随之而彻底改变。
  从广东北上的英国远征军,正集中兵力攻打江浙一带,江南防务频频告急。先是1841年,定海三总兵壮烈殉国;不久两江总督裕谦也阵亡前线,江浙形势已经危如累卵。
  朝廷紧急任命河南巡抚牛鉴为两江总督,火速赶往前线主持江苏防务。
  20年后,昔日的师徒在战场再度相遇。
英夷兵临城下,
奉命议和斡旋

  牛鉴上任前,黄恩彤已对战场形势有了详细的勘察。他亲眼目睹江浙水师的寡弱颓靡,夷人的船坚炮利,认为战场取胜非常艰难。至松江口观察海防,更见千里海岸,除了一线危塘可恃,几乎无险可扼;而驻防之兵,因连遭败绩,已经懈怠废弛,志气全无,黄恩彤不禁忧心忡忡。
  牛鉴上任后,在“剿抚”之间摇摆不定。此时再与英国交锋,胜算已经不大,剿灭更是无从谈起;若改弦易辙与其和谈,恐怕伤害天朝颜面,何况精通洋务之人也寥若晨星。牛鉴无计可施之际,便召见黄恩彤咨以“剿抚”事宜。黄氏便将防守实情要略,以及心中顾虑,悉数开折密陈。
  黄恩彤的忧虑,让牛鉴开始筹谋和谈事宜。因见解独到,黄恩彤被委任为条约谈判的主要代表。这个为他带来无尽骂名的职务,其实黄氏一开始是拒绝和排斥的。他后以诗文叙述心迹,希望能脱离此泥淖,“舒卷还如云出岫,行藏都付絮沾泥”。而当听说主战派领袖林则徐被贬新疆后,他不禁悲伤感慨,还作诗相送。诗有“汉家便欲诛征侧,秦将终须用孟明……天恩指日乃环赐,莫谓非忠意不平”句,衷心希望林氏能东山再起,拯救时局。
  但因深知英人武器优良,此来多为贸易,若和议便能“全活百万”,黄恩彤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安抚”之中。
  不久,黄恩彤出城会见英国副使,商议谈判之事。黄恩彤虽未曾与洋人打过交道,却对英人的目的熟稔于心。他明白无误地告知英人,若通商则有利,若用兵必有害。他对英国提出的条款苛刻处,逐一加以辩驳诘难。但外交是以实力为后盾的。清廷兵败如山倒,如今又是城下之盟,讨价还价的余地微乎其微。牛鉴此前又对条文悉数应允,黄恩彤对英人的寸步不让也只能徒呼奈何。
  此行虽无成绩,黄氏的勇敢和魄力,却在诸大臣中引发热议,“当英人恃其枪炮,方欲盛气相凌,而能冒险出城,不动声色明白开导,折以大义,示以无欺,卒能议定通商,罢兵息仗,继筹商条约,屡至夷船,往来涛浪之中,折冲于兵戈之际,夷情得以贴服,实为稀有之才”。
  黄恩彤并非专职外交官,他居蕃司之职,还负有保境安民的责任。当时南京城中盛传英军即将攻城,人心大骇,奔逃躲避者不计其数,一些盗贼也趁机打家劫舍、兴风作浪。一些懈怠的官员开始不过问政事,任凭时局恶化。黄恩彤见城中扰乱,乃厉行保甲之法,规定凡居民铺户以五十家立一栅,昼启夜避,以防盗贼劫掠。为了安抚民心,他还四处张贴告示,宣称“夷人为乞抚而来,非求战也”。此后民心始安,秩序才逐渐恢复正常。
  黄恩彤里外的表现,给英人留下深刻印象,“是中国最重要的将要起来的政治家之一……他同外人接触,不卑不亢,恰如其分,和其他中国人颇不相同”。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军队依旧时而骚扰民众。黄恩彤又“亲赴夷船,嘱夷酋禁约各夷,勿得滋扰百姓,酋即命将炮位兵械悉运回船,其占据之民房,概令退出,并禁各夷无事不许登岸,沿江居民始得稍安”。
治广东有政绩,
反入城引民愤

  黄恩彤在外交舞台上的优异表现,让清廷封疆大吏将其视为处理洋务的左膀右臂。
  《南京条约》签订后,一些细则并未详议通过。清廷便授伊里布为钦差大臣赴任广东,专办通商章程。伊氏赴任之际,上疏朝廷,认为黄恩彤“驾驭夷人,动中窥要,该夷极为信服”,自己要与洋人磋商,离不开黄恩彤的协助,必须“始终其事,方可得免差池”。
  在广东时,中英两国时常发生摩擦。针对英人提出裁撤公行的要求,黄恩彤“绵里藏针”地提出了两条计策。一是同意裁撤公行,但把原来的正税及各项附加费一并收归海关征收,每年可为海关增加3倍收入;二是继续保留公行,将进出口大宗货物的税额逐件增加,冷僻货物则逐件议减,所增之数百倍于所减之数。
  黄恩彤深知商业对英国人的重要性,所以在允诺便利通商之时也为国家权益据理力争。
  道光二十四年,黄恩彤在致港督戴维斯信函中,对英人收取赔款后仍不想退还舟山、鼓浪屿的意图给予揭露,并威胁予以抵制。在他的坚持下,英国人终于让步,舟山和鼓浪屿得以按时复归。
  黄恩彤虽是主抚派的代表,但在其心中,安抚夷人也只是权宜之计。通过和平赢得喘息之机,借机强大自己,才能换取日后的主动。
  当黄恩彤到澳门与美国及法国谈判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后,于妈阁山石壁上题词明志:“苍山峨峨,碧海回波,仗我佛力,除一切魔。”这大概是他愤懑心境的真实吐露。
  处理抚夷事务数载,软硬举措并用,故而取得巨大成功。道光二十五年,黄恩彤升任广东巡抚。
  作为传统的中国官员,黄恩彤最为关注的仍是内部的治民理政。他趁中外无衅之时,兢兢业业地办理地方急务。当时广东巨盗迭出,民间械斗之风炽盛,黄恩彤一边整饬步卒,积极缉捕,一边增建社学,推广儒道。不多久,数名巨盗落网,驿路得以平顺;百姓入学习礼,谦恭礼让之风兴起。
  黄恩彤头脑清醒,既不会执着意气之争,也不会沉迷于和平。他曾上疏道光:“该夷现在虽然接受安抚,但最终的驾驭之道,仍是在加强防卫上。如今暂且示以恩信,安抚羁糜他们,一面加固海防,操练队伍,方得长远之利”,建议皇帝不要为眼前的和平迷惑,而要居安思危,加强战备。
  但“务实”的行事作风,却成了黄恩彤日后遭难罢官的祸根。
  正当黄恩彤于广东励精图治之际,英人入城与粤民反入城斗争的激化,让他心力交瘁,并遭受重大挫折。
  粤民反入城斗争中,黄恩彤依旧注重实用。他认为英人对广州是通商而非领土要求,“通商于彼此有利”,不应简单抵制入城。
  黄恩彤不支持反入城,但也反对英人用武力入城。当英国公使带兵进入广州,要求交出同英人冲突的粤民时,黄恩彤立即严词拒绝,并迫使英国人退出广州。
  在此期间,广州民众多次与英人发生纠纷,黄恩彤屡屡照会英领事,要求“在两国交往中,必须不偏不倚……必须约束英国商人,使其勿使用暴力,任意压制别人”,使英人放弃了强行进入广州的做法。
  在中英冲突一时难以解决之际,黄恩彤提出允许英人两年后进城的缓兵之计。与此同时,他还加强边备,以闲置官银贷给商人生息以备调拨,为炮台与兵船筹备钱粮,并劝绅民捐银在九龙修筑石城和衙署炮台以御敌。
  赴香港谈判时,黄恩彤在港逗留20余日,对英炮台设置有初步了解。后在《上督部祁公论粤东炮台战船书》中,黄氏分析英海军和我水师的差别,强调以我之长攻敌之短。但这些宝贵的意见,都没有被好高骛远的士大夫采纳。
  多年后,黄恩彤回忆这段经历,自称“千回百折,直至心力交瘁”。时人梁廷楠评价黄恩彤在广东,“相与委屈调停,事事弥缝,不使稍生衅隙”。
  黄恩彤居间百般调和,维持了大致的和平。但他偏于“软弱”的做法,正失去皇帝的耐心。
莫须有触雷霆,
极失落返故乡

  黄恩彤对英夷主抚,但毕竟丧失了国家权益,伤害了“天朝上国”的尊严。等风平浪静之后,主抚派渐渐失势,主战派渐趋上风。
  黄恩彤在广州对反入城的模棱态度,又引起部分士绅和言官的不满。他虽然任职巡抚,但言官弹劾已络绎不绝,皇帝的态度也变化微妙。
  噩运往往降临得匪夷所思。
  道光二十六年,黄恩彤以巡抚职务监督广东文武乡试。有年逾八旬的武符成梅弓马可观,黄恩彤见后颇为感动。他便上疏道光,建议可否援引陈例,赏赐该武生“千把总”的虚衔。
  没想到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引发了道光的雷霆之怒。他不仅认为此举“违例”,还将黄恩彤交吏部严议,最后竟然“撤职罢官”。
  黄氏虽被革去巡抚,却因善于和洋人沟通,并未脱离外交任务,留在广东等候差用。当时广东民众时常与洋人发生摩擦,黄恩彤总是从中调解中和,消弭可能爆发的外交危机。
  道光二十八年,黄恩彤因意见不得用,与两广主政官员徐广缪、叶名深政见日益不合,便萌生去意。此时宁阳家兄病故,他便请求回乡奉养双亲。第二年三月,黄氏带着无限失落,回到故乡宁阳。
  黄恩彤离任广东之际,曾手书处理洋务外交的经验,交予当地官员。但当时广东对外政策导向已变,他的意见自然没有被采纳。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天津,京师大震。咸丰仓惶之际,想起了此前抚夷派的主要人物,便任命黄恩彤驰赴天津,参与外交媾和。但当他奉旨到达天津时,和约却已签署完毕,黄恩彤便随即返乡。
  此后黄恩彤居乡专心著述,或整理桑梓文献,或吟咏家乡名胜,或考辨故里遗迹,或褒扬义举善行。他接受当地官员邀请,主修县志,为地方文化事业保留了宝贵的资料。
  除了留心文化事业,黄恩彤对民生疾苦也极为关注。他清醒地认识到:“宁阳既乏商贾之利,亦亡林泽之饶,所赖以养生者,惟力田耳。”黄恩彤对新引进的如甘薯、花生等高产作物,认真研究栽培技术,写成浅显通俗的诗词,大力推广普及。
  宁阳一带连年旱蝗,为害甚烈。黄恩彤亲自参与捕蝗,并悉心搜集整理治蝗经验,写成《去螣必效录》。他在书中自序说:“是役也,余躬身其间,目睹情状。周咨田父野老,于利弊曲折,知之颇悉。”
  清朝末年,社会动乱频繁,盗贼横行。黄恩彤两次奉命督办团练,将居住的黄家大院打造为防守严密的堡垒。每当有盗贼过境,四邻乡民皆携物资躲入大院内。黄恩彤则组织壮丁日夜巡视,坚壁清野。盗贼虽欲抢掠物资,却难以奏效,只能悻悻遁走。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是黄恩彤中举第60个年头。年逾八旬的他获邀重逢乡举盛事,清廷赐予鹿鸣宴,并赏还了他的二品顶戴。次年,黄恩彤卒于故乡。
  民国时,四邻的乡民共同集资,建造了一块功德碑,立于添福庄村。后经世事跌宕,此碑扑卧于地,成为桥面。2004年的清明节,村民黄昌银自费将石碑又重新树立于村边。
  “这也许就象征着,背负骂名的黄恩彤又重新站起来了”。黄汉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