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博山开发区:主题文化优势凸显
  今年以来,博山经济开发区不断强化措施,推进文旅之都建设,辖区主题文化优势凸显。突出山地文化主题元素,打造有九龙峪山地公园,“一个中心,六个分区”集中体现了“山景、山味、山韵、山乐、山居、山音、山情”的文化元素。突出生态养老主题,建设以生态养生、养老为基础,医疗、保健、康复为保障,养老与生态、有机农业、“互联网+”等相结合的姚家峪生态养老基地,实现居住文化和养生文化的有机融合,打造国内具有规模优势、独具鲜明文化特色的养老养生示范基地。         (杨淑栋)
  
  大街街道开展
  “金秋筑梦 爱心助学”活动
  8月23日上午,周村区大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举行2017年“金秋筑梦 爱心助学”捐赠仪式,向8名贫困家庭的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2.2万元,并发表爱心宣言。
  为开展好今年的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大街街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深入辖区各村居,对申请救助的学生家庭情况逐一进行调查审核,拟定了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多年来,大街街道坚持不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进不了校园或辍学,把慈善助学作为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爱心助学”系列救助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贫困学子、爱心播洒希望”的良好氛围,用爱心为困难学生撑起了一片蓝天。
  (杨淑栋)
  
  沂源县加强廉政教育助脱贫
  近年来,沂源县将廉政建设贯穿于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始终,在项目建设中促进廉政建设,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人员的廉洁扶贫意识,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发展。
  一是强化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坚持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经常深入基层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资金安全,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二是狠抓项目监管。加强项目建设公开的透明度,细化精准扶贫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使扶贫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把廉洁履职贯穿到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三是时刻注重警示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党纪党风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和法纪观念,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以较强的心理素质投入到扶贫事业中。
  (唐婷)
  
  周村区
  “4+”模式强化干部教育培训
  今年以来,周村区结合实际推出“4+”模式,着力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创建“互联网+”培训模式。以“智惠”党建云平台为载体,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二是创建“基地+”培训模式。按照A、B两级创建标准,抓好现场教学基地总体布局和集群式开发。三是创建“组工干部+”培训模式。将组工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定期选派党务工作者举办专题培训班,抽调组工干部跟班管理、跟班培训。四是创建“科级干部+”培训模式。建全完善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和选拔任用科级干部的良性互动机制,促使科级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     (赵永波)
  
  白塔镇
  “阳光三务”促党风廉政建设
  为提升群众知晓度,增强“三务”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博山区白塔镇在三务公开上下功夫,推行“阳光三务”,让群众做好监督员和明白人。
  据了解,为给群众一个明白,该镇把三务公开作为一项民心工作来抓,将三务公开工作纳入村级目标考核,确保三务公开工作落实到位。该镇注重内容全面,提升公开质量,坚持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把惠农告知政策纳入政务公开重点内容,确保群众最关注的利益问题透明化;及时将村内党员大会、学习、承诺等情况及时在党务公开栏公开。   (孙倩)
  
  临淄区推行商业补充保险
  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今年,临淄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困难居民商业补充保险项目。区财政投入258万元,为近6000名困难居民购买了商业补充保险,全区3356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其中,搭建起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困难居民商业补充保险+政府临时救助+慈善等社会组织救助”五层保障网。
  对低保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不设起付线,按合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75%的比例救助,全年最高赔付5万元。低保边缘家庭、低收入家庭成员是合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达到1万元为起付线,按30%的比例给予赔付,全年最高赔付5万元。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合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达到3万元为起付线,按30%的比例给予赔付,全年最高赔付5万元。  (韩小丽)
  
  淄川区西河镇
  深山养香猪 闯出致富路
  近日,淄川区西河镇东成藏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成高正在饲喂藏香猪。经过近9年的探索饲养,淄川区西河镇节家峪村农民张成高成功将产于西藏高原的藏香猪引进落户内地。从19头仔猪繁衍到8000多头,现存栏达6000多头,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纯种藏香猪养殖基地。在自己创富的同时,还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帮助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程芃芃 翟慎安)
  
  “经纪人+农户”助贫困家庭增收
  “原来编个筐打个篓,是自个家里用,现在卖到国外赚美元。俺一天可以编织2个,除去成本,每个蒲草木箱大约可挣15元。”笔者在荆家镇崔家村,看到一根根蒲条在60岁的村民朱香手里翻来翻去,不一会,一个筐就编好了。
  据介绍,崔家村常年从事蒲编制品加工的编工有500多户,占全村家庭妇女的70%,加工点遍布本村及周边村庄,村民们将编好的成品送给村里的经纪人,由经纪人交给外贸公司发往国外,同时经纪人也将领来的货发给村民们编织加工。这种“经纪人+农户”的运营模式助蒲编成为富民产业,还解决了周边村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问题,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程芃芃 董兆云)
  
  农业银行沂源县支行持续深化
  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农业银行沂源县支行紧紧围绕深化三农事业部改革和服务县域经济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优势,助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
  该行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坚定不移做好“三农”金融服务,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惠农贷款19420户、金额23.55亿元,有力满足了农村种、养殖业发展资金需求。同时,紧跟经济政策和形势变化,持续加强改进“三农”服务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三农”内生动力。近两年,该行不断加大对财政融资平台支持,累计审批项目贷款7亿元,现已投放4.3亿元。   (臧志波 鞠海英)
  
  农业银行沂源县支行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工作
  农业银行沂源县支行扎实开展金融扶贫,积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切实将普惠金融建设落到实处。
  西里镇抗洞洼村是农行沂源县支行的结对扶贫帮扶单位。该行着力精准扶贫,针对当地自然环境,与当地政府共同确立了光伏扶贫的脱贫方案。截至目前,已为9户村民发放光伏扶贫贷款56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其次,该行还通过“金穗惠农通”工程,持续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点和电子机具建设,已建成的65个惠农通服务点遍及全县13个乡镇,辐射300余个行政村,进一步完善了金融支付体系,有力解决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臧志波 鞠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