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2017-09-06 作者:  王清涛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清涛

  让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站起来,让底子薄、人口多的中国人民富起来,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祖国强起来,实现这三次历史性飞跃,是我们党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历史时期,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它分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是让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站起来;第二阶段,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是让底子薄、人口多的中国人民富起来;第三阶段,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是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伟大祖国强起来。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经历三次历史性飞跃
  “站起来”,是毛泽东同志的概括。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自豪地向世界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人民大革命和新中国诞生历史贡献的精辟概括。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三十年,中国人民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通过中苏意识形态论战,中国共产党坚信已经找到了通向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并且取得了意识形态的彻底独立;通过抗美援朝等保家卫国的战争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打出了国威、军威,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用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有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捍卫民族独立的信心、决心和能力。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外交胜利,最终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和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应有的地位。
  “富起来”,则是人民群众对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发自内心的赞颂。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当时中国的两大特征,“一个是底子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时期的破坏,使中国成了贫穷落后的国家。……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可以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三十年,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随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我国GDP总量为3645.2亿元,人均381元;2012年,我国GDP为519322亿元,人均GDP为38354元。在三十多年里,我国GDP年均增长近10%,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1978年,中国还是贫困国家,温饱还没有解决,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68%,城镇家庭约59%,平均计算超过60%;到2012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7.1%,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为40.8%,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7年的1479万,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下降到2007年的1.6%。应该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三十年,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旧面貌,中国人民真正富起来了。
  “强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概括。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贡献作了这样一个重要概括和重要论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真正实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点。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还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根据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准确判断,这一判断是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点。
  “三个意味着”密不可分、构成统一整体,是理解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三者密不可分、构成统一整体,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提供了科学指引。
  首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凝聚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夙愿。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三十年,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三十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三十年,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富起来”目标的三十年;那么从十八大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21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则是实现“强起来”目标的三十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其次,社会主义出现以来,历经沧桑,其道路跌宕起伏,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终将社会主义变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吸引着亿万群众为之奋斗。我们既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功,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思想传统与现代独特际遇的现代化之路,并经由现代化道路开启了中华现代文明的新形态、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其命维新”的创新精神,“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无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抑制现代人焦虑、拯救现代人心灵的精神处方,汤恩比早就预言,中国传统文化是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剂良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眼光。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对世界形势作出高度概括,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成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的根本前提。经过30多年的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理应进一步担当世界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变革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对那些因简单复制西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而陷入“现代化困境”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具有深刻启示和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