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史上最长伏季休渔期”对渔业提振效应初显,记者探访开渔后的渔港码头——

近海归来鱼满舱

2017-09-04 作者: 张忠德 李明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忠德 李 明
    本报通讯员 王 雪 冯 平

  “清早出海去撒网,晚上归来鱼满舱。”9月1日12时,黄渤海正式开渔。
  9月1日下午,在黄河口中心渔港码头,记者看到,爬虾、中国对虾、铜蟹……各式各样的海鲜堆满整个码头。
  “今天主要收成是狗杠鱼和小花鲈,产量很理想,今天就捕了600多斤,比去年开渔产量能高出3成左右。”渔民吴三刚驾驶着他的13米木质渔船刚从近海作业归来,“今年这两种鱼的价格也不错,小花鲈每斤3.5元,狗杠鱼每斤2元,都比去年高出5毛钱左右。”
  产量和价格的双丰收让渔民喜笑颜开。“从我们走访情况来看,今年伏季休渔期结束,头一批次出海打渔的渔船都收获颇丰,大一些的渔船除去成本费用,最少都能获利2-3万元。”东营边防支队民警王振华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积米崖渔港码头也恢复热闹场面。
  “刀鱼和鲅鱼居多,出远海的大马力渔船带回来的几乎都是这两种鱼。”9月3日,满载而归的船老大宋先生告诉记者,在他身后,卖空的鱼筐已摞的比人高,“出海两天拉回七八百筐鱼,开海第一网果然收获满满!”
  为更好保护经济鱼类繁殖生长,今年我国由以往分区分时休渔变更为5月1日统一进入休渔期。根据新的休渔制度,黄渤海伏季休渔期长达四个月,为1995年实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以来最长休渔期。休渔期的延长,使得海货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也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开海后各类海产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
  “9月1日12时至9月2日0时,码头货流量已达30余吨,装满海鲜的货车把中心渔港堵得水泄不通。”王振华说,水产品种类繁多,有些品种价格较去年有上涨,但有一些由于产量的增加也略有下降。
  正在码头收货的水产品批发商王云忠告诉记者,休渔结束之后各类水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导致部分水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普遍下降,
爬虾的价格由10-11元降至7元,铜蟹的价格由8元降至6元,章鱼价格由9元降至7-8元。据了解,虽然这些渔获价格普遍降低,但产量较同期大有增加,渔民普遍增收。
  那么,对于今年可称得上是史上最长的“禁渔令”,渔民怎么看?
  “这些年的海货越来越少喽!品种少,个头也小,以前还经常能捕到野生大黄花鱼,现在几乎碰不到,而且渔船一年比一年走得远,近海里没东西啊!”年近70岁的青岛渔民王洪福和海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亲眼见证了海鲜种类慢慢减少,海鲜价格渐渐升高。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很多鱼的繁殖和生长期,现在很多捕捞渔船基本上都是拖网,大小通吃,破坏力很大,现在这个政策能让小鱼有更多时间长大,开海后渔民才能捕到更大、更好的鱼。”在王洪福眼里,伏季休渔期延长对渔民来说是好事。
  “休渔期对今后渔业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好处,以前是以量取胜,现在是以质取胜。”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渔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休渔期间有大批养殖水产品供应市场,再加上冷冻海鲜,市民吃海鲜不会受太多影响,价格也不会浮动太大,利用这个时间段休渔调整,不但可以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确保水产资源稳定,还可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