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杂交能出高产,东西方两种科研体制机制结合也可能碰出火花——

国际一流的院士聚集区是咋形成的?

2017-07-21 作者: 张晓帆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张晓帆 薄克国
  
  胶州湾畔东岸,30亩海水稻研发试验基地里,绿油油的稻苗,一个劲地拔高、挺直……如今袁隆平院士从国内外广泛采集的抗盐碱水稻材料,在白泥地公园已经种出一片试验田,这些水稻不仅可以种植到盐碱地,还能把原来不能种植农作物的盐碱地变成良田。
  袁隆平俨然成为青岛国际院士港“揽”得的院士大鳄——今年,水稻研发试验基地就能培育出亩产超过300公斤的优质海水稻品种,10月底,青岛市民就有机会品尝到美味可口的海水稻米。
  据了解,“院士拉院士”的集聚效应成为青岛国际院士港的内生动力:激光权威周寿桓“拉”来另一个国内权威王立军,又吸引德国等多个国家激光界权威;王玉田院士“引”来了丹麦、加拿大院士;何满潮院士将建能源与环境联合实验室,吸引巴西、美国的院士……
  令人振奋的是,在7月13日举行的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暨海外院士青岛行中,又有31名海外院士和4个海外研发机构签约落户青岛国际院士港。作为青岛下辖的区市之一,李沧区为什么能得到院士的青睐?
  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说,李沧区的GDP截至现在,在青岛十个区市当中仍然是倒数第一名。在他看来,要崛起必须靠科技,要靠科技就必须狠抓人才。李沧直接从顶尖人才开始,院士带着团队,围绕一个专业,带来一个项目、或者一批项目,带动产业优化。青岛国际院士港的想法由此萌发。
  要想打造国际一流的院士聚集区,光有想法还不行,得有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怎么保障资金、让院士的科研工作不被钱缚住手脚。
  “院士港将努力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探索运用最灵活、最高效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李沧区委办主任、青岛国际院士港管委办主任纪明涛说。
  从一个资金链断裂的烂尾房地产项目上起步,青岛国际院士港在实践发展中不断完善设想和架构,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目前,青岛国际院士港在“虚实结合”机制、“东西互鉴”机制、“军民融合”机制、“港内港外互通”机制和“无缝衔接”机制上作出新探索,加快构建形成一个多板块功能有机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袁隆平的水稻理论证明,杂交出高产,两种体制机制结合也很可能碰撞出火花,创造出原创性的成果来。”王希静认为,青岛国际院士港的构建,侧重了东西方科技体制的交流,如果把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美国西方国家的科技体制与中国、俄罗斯等东方国家的科技体制结合起来,很可能碰撞出火花。
  青岛国际院士港创新之路“靶向”促进科学院与工程院研究优势的有机融合;促进东西方科研思维与科研体制机制的相互借鉴;促进地方院士与军队院士相结合;同步推进实体院士港和虚拟院士港建设;推动“党、政、军、企、金,产、学、研、用、推”相结合,实现科技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化一体推进、无缝衔接。
  在体制的保障下,青岛国际院士港在院士工作站、研究院、双创中心、院士居等十大板块进行服务配套。
  以院士普遍关注的资金问题为例,王希静发现,有院士搞脑科学搞了二十八九年了,他手里有一批成果,但是还要两到三年的研发。通过院士双创中心,青岛国际院士港积极推进组建千亿级规模产业基金,对于院士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缺口,提供支撑。秉持“妈妈式+互联网”服务理念,构筑“全身心、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体系。
  “为了院士我们敢做人梯,愿意付出,愿意服务,愿意奉献,愿意努力,团结起来我们就会胜利,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青岛国际院士港这种体制机制在国际上首创,我们要始终把这个院士港办好。”王希静坦言,青岛国际院士港愿意为各位院士在事业攀登上铺砖添瓦,添火加油,要通过各种方式,把院士搞科研的活力激发出来,使院士港成为院士发展的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大本营、重要驿站。
  据悉,李沧将秉承“直面问题、排除万难、无中生有、始终顶尖”的院士港精神,为提供税收10亿元以上,连续工作时间超过十年以上的院士奖励或赠送别墅,主办包含诺奖论坛在内的青岛院士论坛,打造院士学术成果推介、交流、展示、交易的平台,倡议并按照程序逐步推动设立“中国国家院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