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有“心得”才有“新话”

2017-07-12 作者: 凌焕新 来源: 大众日报
  □凌焕新

  新知、新悟、新招,得此“三新”,讲话、写文章便能既标新立异,又得心应手。
  如今,领导讲话、机关发文,都十分重视讲新话、求新意,这令人欣喜。但何话为“新”、如何追“新”?不乏有认识偏颇、使了偏劲儿的。
  ——人说“一碗豆腐”,我说“豆腐一碗”。这是新话吗?非也。这是在玩文字游戏,学小学生“仿写”,就像鲁迅先生所说,“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没什么实际意义。
  ——别人说平常语,我编“四六句”。这是新话吗?非也。这样的话,往往朦朦胧胧、疙疙瘩瘩,硬拼硬凑难免语法混乱、文理不通,感觉上还有些油里油气。恕直言:真不如不新的好。
  ——人家喊“请坐下”,我来个“请把屁股搁到凳子上”。这是新话吗?非也。此乃故弄玄虚!语言晦涩难懂,读者听众三步一拜,才能达到一点目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令人生厌作呕。
  讲话、写文章,妙用辞格,巧选句式,精心打磨文字、锤炼语言,无疑能提升“耐听度”、“可看性”。所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说的便是此理。但语言乃文章、讲话的外衣,其骨干、核心还应是蕴藏之中的深刻思想。是故,新话的实质乃新意。诚如老舍先生所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是字典里找来的字汇词汇。”可见,先有“心得”、后有“新话”。缺少真材实料,没有真情实感,在形式上做文章,靠笔墨逞风流,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心得”何来?路径有三——
  用心学,以得“新知”。此其一。当今时代,新知识、新信息铺天盖地,人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空前高涨。讲话、写文章要“出新”、要“抓人”,就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面和信息量。知识陈旧,必然话也陈旧;脑子空空,必然文也空空。只有刻苦学习新知、不断充实头脑,讲话、文章才不至于人云亦云、照抄照转,才能做到流光溢彩、出语不凡。
  用心思,以得“新悟”。此其二。讲话、写文章,很重要的是为了教育、启发和动员群众。人们听讲话、看文章,很重要的是想了解其中新的思想与观点。只有头脑中经常装着问题,平日里勤于开动脑筋,多作理性思考,不断有所感悟,形成对人对事的独到见解,讲话、文章才能够“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
  用心践,以得“新招”。此其三。全面“深改”的当下,各行各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用新思路、新办法去“开山”、去“过河”。讲话、文章,既要靠新思想去启发群众,更要有新办法去打动群众。词句上“旧”一些、“土”一些,其实无关紧要,那些实实在在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才是最值得“圈点”“画杠”的新话。
  “新知”“新悟”“新招”,得此“三新”,讲话、写文章便能既标新立异、又得心应手。
  鲁迅先生当年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曾提出八条写文章的规则,其中一条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毛泽东同志对这话十分赞赏,在《反对党八股》中加以引用,批评了“明明脑子里没有什么东西硬要大写特写”的现象。想讲新话,首先必须做到有话可讲。没话可讲硬要讲,即便劳心伤神逼出一些所谓的“新话”,也只能是一些新鲜的旧话、正确的费话。
  领导不能不讲话,机关不能不发文,讲话、发文不能不出新。怎么办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静下心来去学习、沉下心来去思考、踏下心来去实践吧!
  请记住:先有“心得”,后有“新话”。
  请相信:有了“心得”,必有“新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