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上亿公斤,品牌价值达16.16亿元——

肥城桃:从种得好到卖得好

2017-06-30 作者: 产业。 来源: 大众日报
  ◆一提到山东省肥城市,很多人第一印象就会提起香脆多汁的肥城桃。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量上亿公斤;产品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16.16亿元。肥城桃作为肥城农业的最大品牌,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更加熠熠生辉。
  一个品牌引发的“蝴蝶效应”究竟有多大?不妨从“肥城桃”的发展探究一二。
  □ 本报记者 刘 涛
    本报通讯员 宋 杰 周倩倩


将优势发挥到极致
依托特色打造肥桃产业

  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在最适宜的地方生产最适合的产品,肥城桃是肥城最大的特色,是肥城独有的品牌,只有将这一品牌做大做强,才能形成肥城独具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
  肥城桃又称为佛桃,大约与“佛”沾边,也有了些灵性。
  肥城桃在肥城种植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果实肥大、果肉细嫩、汁多叶甘、香气馥郁,被誉为“群桃之冠”。这些特殊品质引人青睐,多地曾效仿种植,然而其钟灵毓秀,许多地方引种竟无一成功,无法获得与原产地相同品质的产品。
  这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经研究显示,当地的气候、土质、水分、地形的特殊成就了肥城桃的特殊气质。尤其是钙质土层深达十数米,土质肥沃、质地均一,土层不分明,有很好的保水保肥效果。
  面对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肥城人更加珍惜肥城桃。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而保护发展肥城桃种植成为发挥肥城桃优势的第一步。
  “管理有专家,销售有顾问,种好了还有奖励。咱桃农有奔头!你看,这漫山的桃林都纳入了保护区。”在中央桃行,桃农李恒元向记者介绍。记者看到起伏连绵的山坡地,覆盖着层层叠叠的桃林,连线成片、规模壮观,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也通到桃园门口。
  中央桃行是肥城桃主产区之一,坐落于新城街道沙窝、东尚、西尚三村。凡新发展肥城桃的,均能领取免费的苗木和资金补助。每年,新城街道拿出50余万元,给500亩的培优园提供有机肥、豆饼、套袋等物资,减轻桃农负担。因为肥城桃短期效益不明显,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肥城市坚持开展肥城桃保护与提升工程,政府引导,让惠于民,正好弥补了缺陷。
  肥城桃发展有规划、保护有基金,肥桃路、孙牛路、济兖路两侧,以及新城、仪阳镇、桃园主产区均被纳入了保护区。正是多措并举有意识的保护和发展,肥城才拥有了10万亩桃园,2000年被列为世界吉尼斯记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桃园”。
把品质做到最好
持续培优叫响品牌

  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殷锡瑞说:“品牌的存亡赖于其品质的优劣。肥城桃种植三分种七分养,再好的天赋也离不开后天的培育。持续培优是肥城桃经久不衰的关键。只有把品质做到最好,肥城桃才能久负盛名。”
  肥城桃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刘士勇,是学林果专业出身的,他在毛桃堆里摸爬了好几年,很有发言权。
  “过去一些桃农只顾眼前利益,滥用化肥,增殖密度,产量增加了,但品质下降了,口感不好了,再加上品种单一,影响了价格和口碑。”刘士勇说,肥城大力实施“培优工程”,让肥城桃提质增效。
  前些年他没少作难,领导经常问他催他,他心里着急又很较真儿,天天泡在桃园里,给农户絮叨。随着市里建起了肥城桃研究所,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科技入户,增施基肥、桃园生草、起垄覆盖、改造修剪、绿色控害等实用技术逐渐应用。
  桃园镇北僧台村,在阴法坤的佛桃特管园里,记者看到一些早熟的品种,个头已经不小,桃香四溢。“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上的是有机肥,吃的都是豆饼营养餐,种出的桃子自然、绿色、天然,口感纯正,香气更浓。”刘士勇介绍。园子里建了一处化粪池,废物利用,形成有机肥。生物反应堆技术已经在17家桃园推广。连续两年,肥城市每年买1000吨有机肥免费送给桃农,见效很快。“目前,肥城桃的平均含糖量达到14%以上,最高达到27%。”刘士勇说。
  近几年,肥城市更是把有机绿色肥城桃生产作为培优的主攻方向,制定了肥城桃种植环境、生产过程、果品质量、加工包装等一系列标准,形成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实施具体技术操作规程。目前,有2万亩肥城桃获得有机转换认证,3万亩肥城桃获得无公害认证。
  质高品优赢得赞誉。肥城桃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产业化经营
带动桃农致富

  “肥城桃自家说好不算好,品牌享誉全国乃至世界才是真的好。做强产业,把销量推向全国、世界市场,让肥城桃真正成为肥城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常绪扩说。
  “名气大不愁卖。即将上市,天天都有预定电话,我的朋友圈都被订单刷爆了。”仪阳镇刘台村,种了30多年桃子的刘学军很是欣慰。刘学军的客户大多是几十年的老主顾了,还有一些大型超市。记者不禁问:“销量跟得上吗?”
  “村里有专业合作社,大型订单统一安排,桃林管理统一标准,产品经得起考验。”刘学军说。
  肥城市实施了肥桃产业化经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共赢增收。各类加工运销龙头企业8家,协会、合作社18个,年销售肥城桃4500万公斤,加工肥城桃1500万公斤。
  销售渠道更宽。刘台村92家淘宝网店,去年肥城桃上线销售半个多月,订单累计突破9000单,销售收入120多万元。肥城市建成5个农产品电商平台,17个镇街电商服务平台,肥城桃去年网络销售量达总销量的4成。
  “品牌建起来不容易,我们绝不允许有抹黑肥城桃的事情发生。”肥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辛培祥说。每年肥城桃采收期间,工商执法人员深入生产园区和销售市场,对肥城桃商标依法管理、规范使用、严格维权。组织肥城桃专业合作社、肥城桃开发公司参加商标展销会等营销活动,提升肥城桃地理标志商标的知名度。目前,肥城桃年产值达6.6亿元,桃农亩均纯收入保持在万元以上,成为肥城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