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旅游业蓬勃发展

东营全域游,“处处是风景”

2017-06-22 作者: 魏东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魏东 李广寅
  通讯员 黄峰 报道
  本报东营讯  跟他乡人提及东营,谈论最多的莫过于黄河入海口的自然风光;而对东营人来说,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则“处处是风景,十里各不同”,从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到黄河三角洲(中国·垦利)国际生态农业博览会,再到孙子文化旅游区,都体现着当下东营旅游业所呈现的蓬勃姿态,全域旅游的雏形已经初露端倪。
  6月6日,东营市召开的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动员大会,让东营的全域旅游概念更加明晰。在《东营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也明确,东营将力争2018年创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2019年创建成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
  “发展全域旅游是新形势下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重大战略,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举措,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和重要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乡形象的有效举措和重要抓手。”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对发展全域旅游的作用作出了精准全面的概括。
  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代表,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东营来说的确至关重要。近年来,东营市在宏观经济下行的经济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在困境中健康发展、稳中向好。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但受国际油价低迷、石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等影响,要求全市必须转方式调结构,以服务业发展为突破点,通过旅游业带动整个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其成为全市新的增长点。
  发展全域旅游,东营的条件得天独厚。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黄河从这里入海,胜利油田由这里崛起,兵圣孙武在这里诞生。北部的黄河入海口,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世界级资源,先后获得“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等称号。南部的孙子文化旅游区,集中展示了悠久的古齐文化和博深的兵家文化。同时,东营又是一座闻名遐迩的石油城市,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坐落于此,为东营市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目标,东营市进一步明确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按照“一核、三大旅游带、四大旅游区、八大旅游线路、十七个特色旅游小镇、一百个示范点”空间发展布局,抓住关键环节,努力把产品做精、把形象做优、把配套做强,着力构建以核心景区为基础,以在建、新建重点项目为支撑,以系列乡村旅游项目、特色景观为补充的“旅游+”全业融合、全天候全时空的新产品新业态体系。做到城乡围绕旅游建、产业围绕旅游转、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形象围绕旅游塑,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多业融合、全域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旅游产品是打造全域旅游的关键。东营市积极实施核心吸引物培育工程,以国家5A级景区建设为抓手,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精品产品体系。打好生态牌,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建设为核心,抬起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这个“龙头”,打造国家黄河口生态旅游基地;打好文化牌,以孙子文化旅游区建设为重点,持续放大孙子文化和兵家文化的文化品牌效应;打好休闲度假牌,加快建设黄河水城旅游度假区,推动其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凸显东营市“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大湿地”城市特色;打好节庆牌,在办好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孙子文化国际旅游节等现有节庆活动的基础上,策划举办“黄河入海”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节事活动,通过节事活动聚集人气。
  美味的饮食、舒适的住宿、便捷的交通、独特的商品、优美的环境,都是全域旅游城市必备的要素。东营将从发展全域旅游的角度,规划完善涵盖旅游各要素的综合服务体系,特别是解决好旅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问题,迎接“高铁时代”和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实施全域旅游要素服务提升工程,加快建设高端度假饭店和经济型饭店,培育发展精品饭店、主题文化饭店,构建完善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深度挖掘黄河口餐饮文化,推广黄河故道鲜鱼汤、黄河口大闸蟹等地方风味,培育“美食东营”餐饮品牌,并依托中华齐笔、景明水产等旅游特色商品,大力发展购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