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安全卫士”如何保生产安全

他们勇于担当、冲锋在前、辛勤奉献,防患于未然

2017-06-20 作者: 张依盟 赵琳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安全生产无小事。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在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深入一线、勇于担当的模范典型,他们甘于奉献、扎实工作,为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6月是全国第十六个“安全生产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发布了2017年“齐鲁最美安全卫士”。正是这些“齐鲁最美安全卫士”冲锋在前、防患于未然,筑牢了安全生产的基石。从今天起,本报开设专栏,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赵琳

赵辉:亲情叮嘱本让安全落地
  生产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然而怎样才能让大家克服麻痹大意,真正重视起来?国网宁阳县供电公司安监部主任赵辉,从自身的经历出发,秉承做人做事遵章守纪的原则,在生产工作中创造了以亲情为助力的安全管理办法。
  “在我们公司一进门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安全文化展厅,其中摆放着亲情叮嘱本,里面都是家里亲人给单位员工写的叮嘱,所有的员工随时都可以来翻看一下。”赵辉说,亲情叮嘱本里,有父母、爱人、子女的安全叮咛,字字句句里饱含真情。
  不仅如此,赵辉每年不定期组织职工家属来观看现场高空作业,不仅让家人了解员工的辛苦,也借此提醒大家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有时候说再多,都抵不上家人、孩子一句提醒的话。”
  独特的“家”文化成为赵辉在安全管理中的制胜法宝。十余年来,他以父母的嘱托、爱人的叮咛、孩子的期盼、员工的承诺“四位一体”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为依托,把责任心和标准化相结合,让安全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朱晓东:把警报声做手机铃声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被誉为“中华第一站”,而朱晓东就是中华第一站的安全“管家”。长途客运站每天承担着四万多旅客的进站安检工作,朱晓东所在的安保部除了负责站内治安保卫、消防管理、站务管理等工作,还必须24小时值班,时刻待命。
  为了确保及时收到工作任务,朱晓东把警报音设置成自己的手机铃声。“选择这个当手机铃声,主要是工作原因。一是车站人来人往,这个音量比较大,方便我及时接听电话、快速处置现场突发状况。另一个原因就是提醒自己警钟长鸣。”
  由于朱晓东这个“安全管家”多年来严防死守、严把源头、防患未然,济南长途汽车总站近年来日发旅客几万人而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日发班车千余班而未发生一起场站事故,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而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提高安全意识必须从小抓起!”朱晓东经常到幼儿园普及安全知识,自己制作了卡通ppt课件用于讲解用,让孩子们提起兴趣学习交通法规、认识交通标志,了解乘车注意事项。
张在贵:铁面无私的煤监人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东监察分局监察一室主任张在贵,十六年来奋战在煤矿千米井下,2000次下井,1.5万公里井下行程,检查煤矿作业地点3600余个,查处安全隐患1万余条,始终铁面无私、铁腕执法。
  一次安全检查中,他在老同学开的煤矿里发现图纸和井下实际线路不相符,毫不留情面,处以五万元罚款,并要求进行整改。老同学深有感触,“你这个煤监人,我服气了!”张在贵认为,开展煤矿监察就好比医生查体,干的是良心活,要是应付凑付,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2014年7月,某矿发生一起窒息事故,夺走了2名矿工的生命。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他以《“7·14”事故带来的思考》为题撰写了专题文章,提出了严防煤矿窒息事故的七条举措,有效防范了类似事故发生。
  在多年的监察工作中,他总结提出了“通防十必查”和“区队十五查”等工作法,还参与创建了“九步工作法、十闭合机制、十二类要素表”安全监察模式。2016年10月,他被授予“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