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美国“乡下人”是怎样被抛弃的

2017-06-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郑渝川
  《乡下人的悲歌》出版后,《纽约时报》刊发的评论指出,这本书解释了特朗普为何能赢,即美国社会底层的白人在最近几十年以来是如何失去了社会流动、上升、奋斗自强的空间、机会和动力,最终投入政治反抗,推动了被认为是民粹主义代言人的特朗普的崛起。
  《乡下人的悲歌》作者J.D.万斯自称是个“乡下人”,当然,准确来说,他是个从美国经济衰退地区(阿巴拉契亚地区)的“乡下人”家庭中经过奋斗,进入耶鲁大学,脱胎为新一代美国社会精英的白人。万斯笔下记述了美国底层社会白人的生存状态。万斯说,白人工人阶级是美国最悲观的群体。为什么这样讲?拉美裔移民中不少人仍处于贫困,亚裔移民、黑人居民迄今仍面临种族歧视,但这些肤色的居民、移民所获得的政策支持、社会支持,在持续改善,以至于出现了为了填补美国种族歧视历史欠账的逆向歧视,白人不仅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且在同等情况的竞争中,也会输给有色人种,就业单位、院校会认为支持后者才叫做种族平等。
  万斯说,在这样的状况下,底层白人就像过去的黑人那样,越来越脱离社会(议程),还会将这样的孤立传递给他们的孩子;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围绕教堂,紧密抱团,因为他们很难找到帮助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进步的必要社会支持。
  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加深,大批量地向海外转移产能和就业岗位。而在同期,面向美国平民的公办教育获得的政府支持大幅减少,财政拨款主要以教育券等方式发放,这些使得中低收入白人家庭的孩子无法像过去那样获得优质教育。再加上几十年来一直持续的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大城市郊区成为了新兴产业和中高收入者、富豪阶层聚集的地带,大城市市区、中小城市和农村成为了公共投入(公共产品)方面被抛弃的对象。这些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不仅“中西部工业地区经济的下滑,以及白人工人经济中心被掏空……制造业的岗位流向海外……(而且)现在的美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鼓励社会的溃败,而不是抵御腐败。”
  《乡下人的悲歌》讲述了万斯一家从祖父辈以来三代人的沉沦与纷争。书中指出,万斯的外祖父母“对于勤奋工作和美国梦有着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但万斯的父母一代中的很多人却成为了“放纵的一代”、“迷茫的一代”以及“嗑药的一代”。这让出生于1984年的万斯将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个窘迫、动荡、艰辛的成长环境之中。
  美国白人工人阶级一向轻视高等教育,因为这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基本实现了普遍就业,因而孩子是否上大学显得并不重要。但在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平权运动兴起之后,白人工人阶级开始发现子女上大学的大门开始紧闭。如前所述,这段时期美国的公办教育质量大打折扣,这使得大部分工人家的孩子等到上大学的年纪,就已经堕落到了社会底层。他们“甘愿靠着失业救济金生活”,一旦找到工作,又会靠着借贷拼命消费,购买“大屏幕电视和iPad”以及其他他们平时买不起的商品;他们还“花钱去买根本就不需要的房屋,然后再把房屋抵押掉换钱,最后宣布破产”。
  万斯之所以能够从他所处的家庭、社区、地区环境中“突围”而出,上升到更高一层的社会结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报名参加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军队严苛的纪律可以说与底层白人生活习惯、思考方式方方面面都格格不入,万斯本人最终被磨砺成一个能够被美国主流社会接纳的、可以培养成精英的人:他开始具备更强的时间观念,懂得管理自己,能够为了目标而投入全部精力——这些特质在美国经常被看成是亚裔的特质。
  进入耶鲁大学的万斯,其实就已经跻身于美国的精英行列。他承认,这所名校赋予他的人脉资源,具有巨大价值。在全书末尾,他依然感怀于“乡下人”成长环境所赋予他的精神财富,他甚至有些羡慕那些仍然生活在乡下、过着贫穷但颇为自由生活的“乡下人”——看上去,他表达的这些感怀和羡慕都出于真心。
  《乡下人的悲歌》
  [美] J.D.万斯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