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摄影

娓娓道来的温情

2017-06-11 作者: 张中 来源: 大众日报
  浓情除夕夜,最美赶路人。(组照,半岛都市报,陆金星)
  “折翼天使”圆梦军旅。(组照,北部战区某部,梁志杰、孙玉磊)
  2016年11月24日,在临沂市中医院产科,护士段晓红(左)、赵忠娜将洗澡后的新生婴儿用棉被包裹。(组照,“二孩”来了,临沂日报,尹召功)
  搅拌机罐内的刘西才,仿佛置身于地下溶洞。(组照,罐子里的人,齐鲁晚报 张中)
  寻迹中国远征军。(组照,烟台日报,栾盛杰)
  做完肝脏切除手术的董相勇被推出手术室。一门之隔,医生正紧张地将他的肝脏移植到赵殿梅体内。(单幅,同“肝”共苦,济南时报,郭尧)
  有时火化的活很密集,经常是前面的骨灰还没捡完,后面待火化的遗体已经推过来了。(组照,济南第一支女子火化班,齐鲁晚报,陈文进)
  这些照片,选自获得2016年度山东省新闻摄影一等奖的作品。没有张扬喧嚣,没有刻意地向你诉说,含蓄而内敛,却能激发观看者与其交流的欲望。
  纵观2016年度山东新闻摄影评选一等奖照片,多数都带有这样的气质。
  毋庸置疑,我们面对一个剧变的时代,科学、经济、社会的发展汹涌澎湃。这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与此同时,也特别要求摄影师的冷静——拒绝迷失于浮华的表象,避免被空范的概念裹挟。保持独立的思想、清新的眼光,找寻有戏剧性、有温度、有呼吸的瞬间,讲述一个个大时代背景下的生动故事。
  全面放开二胎,这应该是2016年对亿万国民影响最直接、最广泛的大事。我们见惯了父母怀抱“二孩”满脸微笑的照片,而在这组获奖作品中,主打画面却是在产科病房里,医护人员低头忙碌,用棉被包裹成排的新生儿。看似不动声色,反而引人深思——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的抚养,而且牵扯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大量“二孩”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与变化?
  同样,讲述基层交警董相勇为救妻子捐献肝脏的照片《同“肝”共苦》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选取了夫妻两人一人正接受手术而另一人被推出手术室的瞬间。看似平淡的纪录式画面,反而留给观众更多想象和感动的空间。
  两组军事题材的摄影作品,因为作者对题材及影像的用心把握,表现出了十分感人的铁骨柔情。垂垂老矣的抗战老兵,军训中微笑的残疾少年们,让人唏嘘,让人感慨。
  有时,越是客观、冷静的镜头,越富内涵,越有感情的张力。这其中,也有摄影师通过人性化创意,增加照片温度的佳作。《浓情除夕夜 最美赶路人》的作者,在除夕带上相机、打印机登上远去的列车,为旅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拍摄、打印照片,把照片送给他们,让他们与自己的照片“合影”,讲述各自的故事。对于画中人,这是多么特别的礼物,而对于观看者,这又是多么温馨的一组“画中画”。
  让我们感动的,还有这些作品后面的摄影师,不仅为他们的思考和眼光,也为他们的辛劳与敬业。
  《济南第一支女子火化班》,在那种常人谈之色变的生命终点,作者关注了这样一组沉默而又辛劳的女性。为了拍到组照中的一个镜头,作者甚至带着相机钻进了火化炉。《罐子里的人》的作者镜头对准了一位处于特殊劳动环境的普通工人,他的辛劳,他的苦乐,为济青高铁、济南新东站这样划时代的大工程增添了有血有肉的注脚。
  纪录2016年的优秀获奖摄影作品还有很多,有聚焦平邑石膏矿救援的《山东见证世界奇迹》(于鹏,齐鲁网)、关注维和英雄杨树鹏家人的《孩子,别哭》(陈阳,泰山晚报),有涉及经济领域的《小企业 高科技》(卢鹏,大众日报),还有关注考研、戒毒等社会问题及生态、风景等类别的作品。因版面有限,未能一一呈现。
  在此,我们一并向提供这些优秀作品的摄影师们表达敬意。也希望有更多优秀的摄影师、更多优秀的作品,继续思考、纪录我们这个不断向前、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卢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