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擦亮党建品牌支持脱贫攻坚

“第一书记”与村庄之变

2017-06-07 作者: 李梦 孙亚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梦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李远博 任瑜

  选派“第一书记”、开展“双联共建”,是聊城市党建工作的响亮品牌。日前,记者从聊城市委常委会上了解到,自2015年5月,聊城市直第二轮选派“第一书记”开展“双联共建”工作开展以来,第二批市派“第一书记”“双联共建”工作组与该市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帮包村的班子和党建队伍建设、群众精神面貌、村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党组织建设等都有了显著提升,是当地抓党建促脱贫的生动实践。
  莘县古城镇坊子铺村之变,是生动的写照。
基层党建
抓班子 带队伍 强民心

  “村里一样一样的改变被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民们开始信任我们村干部了,也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干了。”莘县古城镇坊子铺村村支书韩宝玉告诉记者,如今的坊子铺村已不再是“脏乱差”,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干部干着急、贫困群众看热闹的被动局面也改变了。“这些都要感谢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刘晓刚。”
  来自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一书记”刘晓刚,深信“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驻村期间,他每天按时在村支部上班,并带领大学生村官刘克锋,团结村支部成员,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严格对两委干部和在村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在不断树立村干部威信的同时培养了4名后备干部,发展了1名入党积极分子。
  “村民对两委干部的信任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在实干中树威信。”刘晓刚说,两年来,村里先后发展了节水莲藕、整修村内道路、改造村内危房、建设文化中心等扶贫项目。
  据了解,聊城第二批市派“第一书记”及“双联共建”工作组紧紧抓住村党支部建设这个核心,把培养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升带头人队伍和村级班子的领导能力与服务水平。两年来,该市共调整配备村“两委”干部23名,其中支部书记6名,发展党员74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93名,培养后备干部180名,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学习考察484次,参加人员4572人次。
产业扶贫
依实际 兴产业 促增收

  “走访的贫困户多了,他们艰苦的生活环境就仿佛烙在了我的脑中,挥之不去。”刘晓刚告诉记者,他曾看到80多岁的孤寡老人的生活一贫如洗,身患慢性病,度日艰难;他曾看到贫困户因受排挤无法婚配,只能从外地买个有精神疾病的妻子;他曾看到患病贫困户因医疗费用太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
  抱着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刘晓刚通过考察村情有了发展节水莲藕的想法。他发现,节水莲藕产业可以有效利用金堤河滩涂地理条件,既能实现贫困户增收,又可以发展旅游观光业。于是,刘晓刚借助扶贫政策资金优势,积极动员发动贫困群众,以村干部刘培玉为带头人,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节水莲藕项目。截至目前,节水莲藕项目已开辟藕池16个,种植节水莲藕55亩,带动贫困户20户。此外,刘晓刚还说服了在北京兴发地农贸市场批发蔬菜的韩继富回村建设大棚,而村里的苗木种植项目由韩宝玉负责,小麦良种项目则是全体党员带头上。
  据介绍,在聊城像刘晓刚这样的“第一书记”不在少数,他们根据村庄实际,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协调各方资源引进增收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流转土地、发展合作社、引进企业等举措,实现了村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两年来,聊城市共引进或推广致富项目3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4个,48个村实现了脱贫摘帽、9987名贫困人员实现脱贫。
村容村貌
增投入 强基础 换新颜

  “工作组进村这两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坊子铺村的贫困户赵冬梅说,“你就看看我现在住的这新房,还有新房里这些家具、被子、炉子啥的,都是来时就备好的。”
  据悉,坊子铺村原有村内道路共4.7公里,部分道路已经老化,村内通往金堤河大堤的道路损坏严重,基本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阻碍了出行和经济发展。刘晓刚来后,积极向各方争取资金,多次与县交通局等部门结合,落实了村内道路建设和修复项目。如今,全村新建道路2.9公里,修复道路1.7公路,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
  在坊子铺村,曾与赵冬梅情况相似的D级危房户和无房户有20户。刘晓刚与村集体商议,并取得当地政府全额出资支持后,该村集中建设800平方米的周转安置房。在县政府每户1.2万元补贴资金的基础上,刘晓刚又主动向派出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汇报情况,争取支持,落实院墙、大门等所需资金62万元。目前,贫困户全部入住,统一配备了家具、被子、炉具、煤球等生活用品。
  韩宝玉还告诉记者,2016年4月,村里除了新建了村两委大院和村文化中心,支部院内还建设了面积达9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广场,使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据统计,聊城第二批市派“第一书记”及联建组共帮助83个村修路244.23公里,为57个村进行了电网升级改造,帮助所有村修通了自来水,新建和改建卫生室18个,新建和改建幼儿园6个,新建村级活动场所57个,新建农民书屋58个,帮助兴建体育设施10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