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河社区用垃圾车替代垃圾箱,使爱护环境成为居民自觉行动——

社区驶来垃圾车

2017-06-07 作者: 于向阳 来源: 大众日报
  6月4日一大早,徐家河社区王茂轩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把垃圾丢进垃圾车。
  □ 本报记者 于向阳
    本报通讯员 赵冰

  由旧村改造而来的莱芜经济开发区徐家河社区里,干干净净看不见一片垃圾。
  5月27日一大早,社区居民李凯像往常一样,拎着一个垃圾袋走出楼门,顺手丢进了楼旁的一辆垃圾车里。陆续有其他居民经过这里,他们大多也都拎着一个垃圾袋。
  不一会儿,垃圾车满了。正在打扫卫生的社区保洁员吴群见状,马上放下手里的拖把,骑上电动垃圾车一路骑到位于社区北边的垃圾处理站,把垃圾倒入处理站后,又把垃圾车骑回来停到刚才的地方,拿起拖把继续擦楼道。
  “用垃圾车替换垃圾桶,是我们的决策。”徐家河社区党委书记王作泉介绍说。
  徐家河社区目前有住户1304户,商户300多家,居民6000多人。既有原来的村民,也有其他地方搬来的“外来户”。社区改造之前,村里有个垃圾池,几天才能清理一次,垃圾一发酵,臭气熏天。
  王作泉当时就想,如果建了新社区,环境卫生一定要解决好。
  社区改造后,为妥善处理垃圾,社区党委既想过多安置一些垃圾桶,也打算过承包给专业物业公司,但最后,村里决定用保洁车代替垃圾箱,用垃圾处理站代替垃圾池。
  居民入住的当天,社区成立了自己的物业公司,组建了20人的保洁队伍,每个保洁员配备一辆电动垃圾车。同时,投资200多万元在社区北部建立了一个垃圾中转站。
  王作泉告诉记者,一开始,村民以前在村里随手丢垃圾的习惯很难改变。此时,流动垃圾车发挥了“宣传车”的作用。居民把垃圾丢到哪儿,保洁员就把垃圾车骑到哪儿,顺便提醒一下这位乱丢垃圾的居民。时间久了,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成了大家的自觉行为。
  夏天到了,傍晚时分,很多居民在社区广场跳广场舞。“人散了以后,没留下一片垃圾。”吴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