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思想纵横

农业供给侧改革需念好“五新经”

2017-06-07 作者: 万书波 来源: 大众日报
  □万书波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山东是农业大省,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农产品出口额等10个方面居全国首位,但也存在供给结构性错配等问题。针对问题深化改革,关键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农业生产“新结构”
  就粮食生产结构来讲,做到“稳、调、改”共发力。小麦要稳,保障口粮供给;玉米要调,保持面积基本稳定,减少口粮玉米,增强青贮玉米生产;耕作制度要改,改革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大力推广玉米/花生宽幅间作等粮油均衡增产模式,探索建立以粮豆轮作、粮油轮作、粮饲轮作为主的耕作制度。
  就种植业生产结构来讲,调整粮经比例,增加饲草种植。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设施蔬菜生产占比,调整并适当压缩棉花生产面积,大力发展果蔬茶菌等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注重挖掘滩涂、荒山、荒坡等潜在土地优势,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高品质饲草,逐渐建立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
  就农牧渔业内部结构来讲,降低农业产值、提高牧渔业产值比重。加快“海上粮仓”建设,优化养殖结构,鼓励中规模养殖,减少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比,提高养殖净利润,压缩食粮性畜牧业比例,大力发展食草性畜牧业,打造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就农产品品种结构来讲,减少大路产品供给,增加市场紧缺的优质高效高端产品供应。加强优质专用产品和有机绿色产品供应,发展地方特色小杂粮生产。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从生产到餐桌的产品质量。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多途径发展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会展经济、互联网技术等相结合,发展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依托名特优产品等地理标志产品发展产业集群,比如潍坊市蔬菜产业集群、金乡大蒜产业集群、烟台水果产业集群等等,形成农业发展的“块状经济”,充分利用集群的辐射带动效应,打造高端品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培育新的增长点。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一批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以农产品产地加工项目为契机,提高产业初加工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借助国际国内市场,调动农业生产“新资源”
  当前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普遍偏低,山东地少水缺,又是棉纺加工、饲料加工、酒精淀粉加工大省,不要局限于省内自求平衡,一些工业用棉、工业用粮、饲料用粮,可以采用从外省购进的方式,也可以适当进口,不要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这些产品的省内自求平衡。
  利用国外农业资源改善农产品出口减缓趋势,大力加强山东海外农业研究。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探索在周边国家开展水稻、大豆、棉花、畜牧等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弥补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的不足,不断提升我省农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强化科技创新,优化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立足山东战略需求,大力推进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争取突破一批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重大关键技术,破解区域和产业发展难题,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影响力。
  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加快培育和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适宜机收的突破性新品种,促进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推进技术集成创新,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大豆、棉花、花生、马铃薯等机播机收装备研发问题,集成组装一批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和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创新成果转化方式,实现“顶天立地惠民”。 
  加大科技自身供给侧供给改革力度,构建科学的创新资源配置体系。调整优化科技创新方向,由偏重粮食农业转向粮经饲及大食物农业研究相结合,由偏重产中研究转向产地、产中、产品安全及产后加工的全过程研究,着眼于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围绕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的“三链重构”要求,充分发挥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构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投入产出绩效考核,建立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的科研立项机制,全面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比;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建立分类评价体系;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完善科技成果的使用、转让和收益处置,建立科学的评价导向,引导科技创新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发展,让科研更接地气、更有价值、更加实用。
  健全制度体系,创造农业经济运行“新环境”
  打破原有制度藩篱,推进农业和农村土地市场化供给和配置,解决地怎么种、谁来种的问题。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有序发展土地集中型、专业合作型、统一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安心离开农业农村,并为农民工到城镇就业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价格制度,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解决种什么的问题。种什么和不种什么、调什么不调什么,应该交给农业的经营主体以及市场的需求自主决策,需要对现有的农产品价格、粮食收储制度和管理的一系列进行制度改革,比如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行政机制,统筹考虑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比较效益,健全完善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完善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奖补和保险制度,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完善财政的投入机制,实现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改变过去简单的刺激粮食产量的简单的补贴政策,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持机制。推进农村金融和保险制度建设,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
(作者系山东省农科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