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四型社区”助推家门口就业

61个市级示范区去年就业创业培训8500人,实现就业3250人

2017-06-06 作者: 孟一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周勇


  “老张,帮我搬个凳子,我把新牌子挂上。打今天起,你和社区的老少爷们就可以来这里找工作了。”今年年初,曲阜市鲁城街道林前社区挂起“四型社区”的牌子,周围聚集了不少社区居民。在济宁,各县市区已有61个社区正式挂牌,成为推进“家门口就业”的“先遣兵”。
  一直以来,传统职介模式对接效果差、隐患多;创新创业政策宣传、落地难入基层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对此,济宁市借助充分就业型、智慧就业型、创业创新型、标准服务型等“四型社区”创建平台,先后创出就业困难人群建档和职业推介、创客进社区等新举措,为破解传统桎梏作出了有益尝试。据了解,济宁61个市级示范“四型社区”去年实现就业3250人,就业创业培训8500人,363家企业个体工商户享受补贴。
社区居民对接社区企业
  6月2日清晨,当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关帝庙社区的街道上已经热了起来,辛勤的环卫工人们早早地把街道清理干净,为每一个上班出行的人营造出了清新舒畅的环境。
  环卫工人守纪律、有干劲,与他们口中严格、负责又贴心的“乔领班”有着密切关系。36岁的乔丽平是名年轻的下岗工人,因为文化程度低找工作屡屡受挫,去年,“四型社区”创建把就业困难群体的安置纳入日常工作,社区积极联系承包片区环卫工作的山东和顺物业有限公司为其牵线搭桥,经过充分的岗前培训,勤劳朴实的乔丽平不仅很好地胜任了环卫工作,更是快速升为领班,成了一名管理者。
  “刚下岗那会儿没少往劳务市场跑,光登记却没接着过试用电话,甭提多闹心了。”提起当初的求职经历,乔丽平直言还是在社区找工作更靠谱,岗位对接、岗前培训全都在社区一站完成。
  泡宝网是关帝庙社区辖区内的一家电商企业,主要进行日用品送货上门的服务,技术含量不高,为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吃饭”问题,他们对社区筛选过的居民进行了专项培训和聘用。“因为牵扯入户服务,我们轻易不敢乱用人,社区了解自己的居民,他们的推荐让我们更放心。”泡宝网培训员杨惠琳告诉记者,社区成了难得的雇用“把关人”。
  关帝庙社区现有居民7000多人,为摸清就业状况,网格员全部入户建立困难就业人群台账,并梳理出辖区企业的用工需求,在由社区或企业进行定向培训后进行推介。“我们既了解居民,也了解企业,企业需要什么人我们就培训什么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推介。”关帝庙社区书记、主任冯蕾介绍,家门口找工作,就业效率提升很明显。
大幅降低了项目试错风险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医疗几乎成了当下最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在洸河街道东西闸社区,就有着这么一批白手起家的“创客”,在研发一整套符合洸河社区实际的智慧养老、居家养老系统。
  “这个是智能手环,用于实时监控老人的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这是呼叫器,点一下就可以联通我们的呼叫中心……”在宽敞整洁的社区创客中心,济宁瑞泰家庭健康服务中心负责人时志向介绍,街道现有60岁以上老人1274人,因地处城区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优越,比起入住养老机构,大部分老人更愿意接受居家养老。所在社区的现实需求,已经成了他们创业项目的立足点。
  社区创业、社区孵化、社区推广,不仅将创业政策和扶持实打实地落到了项目上,更创造出了天然的试运营环境,大幅降低了项目的试错风险。
  “与一些眼高手低的创客项目不同,进驻社区创客中心的多是服务类企业,且以服务本街道居民为主。”洸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穆卫涛说,“四型社区”创建以来,已有4个团队、5个项目进驻社区。进驻项目可以使用免费的办公场所,享受水电和物业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政府购买服务等创业政策。
  对初创企业而言,最难之处莫过于在市场中实验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要。时志向团队在开拓市场过程中对客户反馈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业务改进,持续更新服务内容,他们正打算陆续推出送餐上门、每日提醒等服务,在初创阶段即完成与市场的深度对接。
人力、硬件成主要梗阻
  “过去,在办理创业贷款、失业登记等手续时,社区居民必须自己一趟趟地往相关部门跑,劳神费力不说,效率还很低。现在好了,需要的材料往‘四型社区’窗口一交,社区工作人员就会全程代办。”高新区人社所人事处工作人员刘超说,将一些就业、创业相关的业务下沉到社区,不仅便民利民,更能让一些好政策得到充分推广。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然而一直以来,传统职介模式对接效果差、隐患多;创新创业政策宣传、落地难入基层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这也成了“四型社区”创建的内在原因。然而,在这项工作初见成效时,继续推广的难度也渐渐浮现出来。
  促进家门口就业,需要大量人力进行前期的摸底、建档,也离不开中期的联系、对接,这些都给原本就人手不足、业务繁忙的社区工作平添了更多压力。“拿我们社区负责就业工作的戚家斐来说,他还要管着养老、医疗、环卫等好几摊活,现在又要学习就业创业政策,帮着介绍工作,负担确实不小。”冯蕾直言,要把好事办好,给社区增加人手是当务之急。
  人手紧张之余,硬件也成了制约“四型社区”拓展的又一因素。由于需要建立信息台账、需要滚动显示求供职双方信息的大屏幕和充足的办公区域等,在一些社区,尤其是经济困难的社区中开展建设并不容易。“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尽量在创建过程中使用社区原有的设施,不新建、不新设,以减少社区的负担。”济宁市就业办就业科科长朱慧表示,在人员问题上,他们正尝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创建中的分支工作,比如只由社区搜集培训需求,就业办根据需求将对应的培训课程送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