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新城市人”圆梦路越走越宽

济南全力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强有力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权益

2017-06-03 作者: 申红 田可新 张鹏程 周昌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申 红 田可新 
     见习记者 张鹏程 周 昌

  发展中的济南有210多万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建筑、餐饮、制造、环卫、家政等行业,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为这座城市添彩。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视察时,专门前往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和工作人员、农民工亲切交谈。在总书记“把涉及农民工的政策落实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份沉甸甸的嘱托下,一项项利好措施相继推出,办好事、办实事成了围绕“新城市人”群体开展工作的核心主题。正因如此,更多人在泉城扎根,更多企业不断壮大,济南的现代化脚步不断加快,“新都市人”群体的“圆梦之路”越走越宽阔。
圆梦:
近万农民工住上公租房

  “总书记就像长辈一样,问来济南打工多长时间了,有没有成家,有几个孩子。听说我和同事都申请了公租房,总书记祝我们尽早住上公租房,孩子能尽早上学。”时隔4年,在济务工的梁红梅对当年在济南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获得习总书记温暖的祝福,记忆犹新。
  而如今,这份祝福已变成了现实——这位来自德州的农民工选到了济南清雅居一户60平米的公租房,并于2015年中秋节前入住。“两室一厅,有独立卫生间,房租每月252元。花费比以前少,条件好多了。”5月27日,已经在济打拼15年的梁红梅告诉记者。
  济南市如今明确,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三年时间,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在济南圆了住房梦。
  梁红梅圆了“安居梦”,正在圆“子女上学梦”,“孩子今年7岁,正在办入学手续。”靠着好政策,梁红梅一家已经正在融入这个城市。而这也正是济南市全力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有力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一个缩影。
  为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济南市已经逐步取消定点学校,让所有中小学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并在坚持符合“五证”条件的基础上,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面实行入学条件量化赋分,优先安排条件最符合、赋分较高的随迁子女入学。2017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政策又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由原来的“五证”简化为“四证”,取消原来需要开具的“原户籍所在地放弃义务教育的证明”,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同时,开工建设46所中小学校,尽最大努力解决因城市发展造成的部分城区资源不足及大班额等遗留问题。全市共接收农民工子女13万余人,占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总人数的30%以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济接受义务教育率达到了100%。
维权:
146个镇街设立就业维权窗口

  “受理群众来电、来访共6万余件,其中电话3.4万个、来访2.6万人次……”这是济南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呈现出的一系列业务数据。而消解这些数字,也就是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为确保中心健康有序高效运转,该中心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角工作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效能制度,并在原有15个窗口的基础上,增设了市法院“诉讼服务”窗口,与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清欠办和法律援助窗口一起,形成了劳动维权一条龙服务。在“户籍管理咨询”窗口,增加了农民工办理居住证的服务功能,成立了农民工科普大学,成立了济南慈善总会农民工慈善分会,设立了4个慈善工作站,还增设了农民工心理咨询窗口和农民工心理咨询室。
  该中心建立讨薪人员信息登记备案制度和讨薪终结备案制度。对农民工能明确知道建筑承包商、分包商、劳务公司的,直接联系有关单位给予解决;对农民工不能确定与建筑公司或劳务公司有劳务关系的,采取到工地查看现场、查找证据,帮助农民工维权。在农民工讨薪高发节点,该中心更是坚持加班加点,有诉必接、接诉必处、处诉必果,确保了讨薪投诉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中心直接协调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830余起,讨回工资7500多万元,惠及农民工近万人。
  济南市在全市146个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都设立了农民工就业维权服务窗口,全市4695个行政村和534个社区都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点),建立了农民工服务站(点),城投、旧投、西投、滨河四大投资集团工地,也建立了农民工服务平台。针对农民工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咨询维权这一实际情况,济南市开发了集网站、微信、微博“一体两翼”的农民工网上服务(维权)平台。对八小时之外农民工提出的问题,平台在晚9点之前有专业维权律师在线解答;晚9点之后在网上留言,第二天上班后中心工作人员答复解决。截至目前,网上服务(维权)平台累计受理网络在线咨询4000余人次,处结率达100%。
腾飞:
家政服务管理输出全国

  济南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二楼有个“职业介绍大厅”,这里天天有招聘,周三有专场招聘,先后有4137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5.3万余人入场求职,2.6万余人找到了工作。
  “阳光大姐”就在大厅里长期设立了招聘展位。作为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仅2016年,    
  该公司就培训3.5万人,安置就业24万人次,服务家庭20.7万户,为家政服务员创造收入5.9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阳光大姐展位时作出了‘家政服务大有可为,要坚持诚信为本,提高职业化水平,做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重要指示,四年以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对家政服务业的谆谆嘱托,坚持走诚信化、职业化的家政服务业发展之路。”5月30日,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长立对记者如是说。
  如今,阳光大姐进一步将诚信与职业化建设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之中,创新提出“诚信+标准化”的理念,他们承担着全国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在前期制定各类企业标准1100项、主导制定9项山东省地方标准和5项国家标准,2016年《家政服务企业诚信评价指南》国家标准又获得立项,已经搭建起一整套由服务质量、服务管理和工作标准构成的家政服务标准体系。与此同时,阳光大姐重点将养老、育婴、管理等重要标准内容进行了深化与细化,编写了家政标准化教材。
  阳光大姐通过标准化实现“诚信”和“职业化”的实践,引来了全国妇联的关注。从2015年7月起,全国巾帼家政经理人标准化培训班每年都由阳光大姐承办,得到了全国妇联领导和各地家政企业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济南新名片”的良好形象。
  这个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力军”的企业还在不断做大。阳光大姐申报了省商务厅《山东省现代商务发展引导基金》项目,申请设立全国首只家政服务业产业引导基金,基金总规模1.5亿元。目前,该公司还紧扣“互联网+”,注册成立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标准化为基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对于未来,卓长立表示,阳光大姐将全力打造正在建设的“家政服务集聚示范区”。项目建成后将为管理输出、连锁加盟提供可复制的示范样本并向全国推广,将温暖播撒到更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