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爱洒黄土高原

——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陕西子洲医疗队

2017-06-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瑞雪 张静 王凯
  
  “‘君居黄河前,我居黄河尾’,母亲河把山东和子洲连在了一起……”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袁魁昌对医疗队员们的寄语如在耳畔。
  2016年6月30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作为国家卫计委指定的第一批支援医院,正式启动对口帮扶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民医院。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外科专家王若义、神经内科专家刘震、妇科专家邓新超、创伤骨科专家霍延青、心血管内科专家刘玉胜等5位来自齐鲁大地的专家,作为首批医疗队员,不远千里,来到陕西省子洲县,开启了“一年一轮换,一帮帮5年”对口帮扶工作。
  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满腔的服务热情和高尚的无私奉献,在中国大西北这片黄土高坡的皱褶里,镌刻下了永久的记忆。
  
  
  不忘初心
  用技术带给群众获得感
  子洲县,以著名革命烈士李子洲命名,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榆林市南缘,是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人口占全县近30万人口的绝大多数,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支援帮扶,用高超的技术给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带来福音。医疗队到子洲县人民医院工作的第一天,一位老年男性患者,5天前因严重外伤导致右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多年房颤及肝硬化,需要进行复杂的肩关节置换手术。
  经过精心准备,手术如期进行,医疗队员齐上阵,临时成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王若义、刘震调研并整改手术室及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流程,刘玉胜协助控制患者的房颤,改善心功能,骨科霍延青主刀,手术顺利,病人、家属感激地送来两面锦旗。
  医疗队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和援助效率、质量。疑难病例一起讨论,制订手术方案、做术前准备,有困难一起想办法克服,带领各自专业的团队,不断开展新技术,开创子洲县医疗史上的一次次“第一”,填补了子洲县乃至榆林市的多项医疗技术空白。
  霍延青最忙,病员多,外伤急诊多,他带领骨科队伍加班加点,相继开展了首例完全肩关节置换术、胫腓骨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束膜间神经松解术治疗多例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等手术。
  王若义带领骨科医师开展了子洲县第一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填补了县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
  妇产科邓新超开展了子洲县首例腹腔镜畸胎瘤剥除术、首例腹腔镜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术、首例高龄患者腹腔镜卵巢蒂扭转附件切除术、首例腹腔镜双卵巢肿瘤剥除+胆囊切除术、首例腹腔镜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
  多项复杂疑难手术成功开展、技术攻关喜讯不断。截止到2016年12月底,医疗队在子洲县医院已开展示教手术70余台,其中10台手术属于榆林市首例,12台手术属于子洲县首例。
  一传十,十传百,医疗队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山东医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当地医务人员遇到复杂疑难病例,就算半夜,也常常会叫医疗队员,参与急诊危重病人的诊断、抢救。慕名而来的患者更是络绎不绝,“技术好、服务好,热情又周到”成了子洲群众对帮扶专家共同的印象。
  不仅要治病,更得保健康。医疗队主动拓展帮扶范围,向县政府申请健康公益项目,入村“两癌筛查、母亲健康工程、全民义诊和健康扶贫”巡诊,筛查全县18个乡镇的适龄居民,为发现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妇科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群众,实施诊断和健康指导,把先进的健康理念和优质的服务送到村头。
  医疗队历时三个月,共免费体检5700名,其中“两癌筛查”妇女3800余名,采集TCT样本650余份。共查出病患560人,实施手术75台;开展健康宣教1000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原地栽培
  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5年、10年,帮扶总有结束,让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这里真正落地生根,才能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医疗队始终把“传、帮、带”,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医疗队坚持每周一次科室专业讲座,主要为各自科室专业技术内容;两周一次全院大讲座,医疗队专家轮流主讲,主要讲各专业基本技能,并根据临床需要增加专题讲座。教学查房、观模手术、专项训练,将医疗队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引进医院,为医院改革创新提供了内生力。
  针对医院妇科力量相对薄弱、腹腔镜技术空白的现状,邓新超按照卫生部四级腔镜基地培训学员的模拟室操作流程,对上至科室主任,下至刚入职的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进行模拟箱捡豆粒、剥葡萄、打结、缝合等练习。
  “看似简单的模拟箱培训,却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现在简单的腹腔镜手术我们已经可以独立开展了。”子洲县医院从业近20年的妇科医生史帆说。
  在医院内一科的办公室,琳琅满目的医疗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格外醒目。由刘玉胜倡导成立的“读书室”,各类医疗专业书籍全靠大家凑集,供科室人员利用、交流、学习。同时,建立科室微信手机“课堂”,分享最新的医疗技术、疑难病例和临床经验。刘玉胜的热忱和敬业,也感染激励着每位同仁。
  用好大后方,架起山东—子洲业务交流的桥梁。医疗队积极协调,制订长期免费培养计划,组织子洲县人民医院技术骨干,分期、分批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开展最短2个月、最长一年的混合培养,在2年内将县医院所有科主任、5年内将所有技术骨干全部轮训一遍,确保所有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上新台阶。
  “以前不敢用的药、不会用的药,现在会用、敢用了;以前不敢做、不能做的手术,现在敢做、有条件做而且能做得很好了。”子洲县医院内科医生李明慨叹帮扶专家给自己带来的帮助。
  
  精准帮扶
  打造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是山东乃至全国首批达到新医院等级标准的“三级甲等医院”,具有完善的标准体系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标准先行,把住医疗质量生命线。医疗队在认真分析子洲县医院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组合出拳、精准发力,帮助医院全面强质提技,让山东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落地生根。
  组织召开“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细则任务分解培训会”,传授山大二院的“创建”经验,认真梳理子洲县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的工作,明确重点、分解细化、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严格医疗核心制度,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疗队重新完善交接班制度、三级医生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使医院各项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立足实际,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帮助医院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加强急诊、ICU、NICU、妇产科、病理科、普外科的力量,增设康复科,进一步优化科室组合,突出重点,打造医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
  “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全院医务人员在技术和管理理念上有了极大的提高和转变,这为县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工作夯实了基础,开好了头。”子洲县医院院长白万祥说。
  经过整改,子洲县医院的医疗质量、各项综合业务指标均明显改善。与2015年同期相比,病人死亡率下降0.27%,药占比下降5%,高值耗材下降2.3%,平均住院日下降0.7天;医院门诊量、手术量、住院人数、危重病人数量平均增长15%。
  医疗队的帮扶工作也得到了子洲县委、县政府的认可,同行的佩服,群众的点赞。子洲县县长叶庆隆深情地说:“通过一对一的对口帮扶,山大二院的专家医疗队提高了子洲县医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水平,县医院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和拓展,为子洲县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健康脱贫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传新告诉笔者,山大二院将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努力争取在帮扶期结束时,让子洲县人民医院真正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打造一个当地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在健康扶贫的道路上,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子洲医疗队坚持不懈、永不满足、不断超越,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专业技术,生动诠释了新时期“工匠精神”,谱写出医者仁心的新篇章。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因此获评国家卫计委“对口支援精准帮扶贡献奖”,对口帮扶经验在全国交流,五位医疗队员被中共子洲县委评为“支医先进工作者”称号。
  医疗队在给子洲患者会诊。
  医疗队在“两癌筛查”项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