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古法艾灸如何更好焕新生

◆越来越多人青睐艾灸去病强身◆艾灸消费看涨背后一些问题待解

2017-05-30 作者: 李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振

  “一炷艾、一根针、一碗汤”是中医养生治病的三大法宝。其中的“一炷艾”指的就是艾灸,它采用艾叶制成的艾绒卷点燃作用于体表,以达到温通经络、消瘀散结等目的。
  中医认为艾有驱疫、避邪、防病之用,古人善于对艾加以利用,采用插艾草、饮艾酒、食艾糕等季节性防疫措施。随着“治未病”大中医文化的不断升温,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日益兴盛,越来越多的人青睐采用艾灸这种传统疗法去病强身。
  记者调查发现,居家进行的“自助艾灸”十分受欢迎。记者在某网购平台搜索居家艾灸常用的“艾灸盒”,显示有千余条销售信息,价格从几十元到百余元不等。其中一家发货地在济南的网店近一个月就有8000件的成交量。微信朋友圈里的“居家艾灸入门”“艾灸治病配穴表”等指导操作性文章阅读量都在万次以上,足见“民间艾灸”之热。
  在济南市友谊苑小区周边,记者发现有近20家不同类型的机构开展艾灸服务。除了常规的诊所、中医馆,还有专门的艾灸馆,此外,一些养生馆、美容院也以艾灸招揽顾客。价格也十分亲民,单次价格一般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艾灸消费看涨的背后,亦存在待解决的问题。与正规的诊所、中医馆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医师资格证书一目了然不同,记者走访的几家提供艾灸服务机构,有的并未发现其在显著位置放置相关资质证书。在济南文化东路一家美容院,一位艾灸师给记者出示的职业资格证书是“美容师”。
  非医疗机构能否开展艾灸服务?记者咨询省卫生与计划生育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获悉,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计委《关于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有关中医监督问题的批复》规定,非医疗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其中并不包括艾灸。
  对从业人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颁布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要求,“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也就是说艾灸师也要“持证上岗”,但究竟是什么部门颁发的什么证书并未作具体说明。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中医学中一种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方法,简便易行而又切实有效。山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谭奇纹告诉记者,虽然艾灸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但也有着严格的适用范围和禁忌。寒症患者采用艾灸可以温通经络、补虚散寒,而热症患者则不适合。而且灸法的种类繁多,有艾条灸、温灸盒灸、温针灸、隔物灸,隔物灸中又有隔姜灸、隔蒜灸、隔药饼灸等不同的灸法,不同的灸法对应不同的症状,这些都需要专业医师的判断。
  “艾灸要分清目的,是保健还是治疗。”谭奇纹表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可以在艾灸馆或者在家通过灸一些常见的穴位进行保健,当身体感觉不适时,则应去医疗机构找专科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治疗方案,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