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尚存刚家苦水变甜记

2017-05-26 作者: 王兆锋 来源: 大众日报
  □冯长禄 报道   喝茶成了尚存刚(右)和村民的休闲方式。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郑兆雷 冯长禄

  近日,记者来到茌平县乐平铺镇尚庄时,村支书尚存刚正在院子里用自来水浇韭菜。阳光下,水白亮亮的,菜绿油油的,格外喜人。
  这是记者时隔2年后又一次采访尚存刚。
  “城里的水通到了俺们村,俺也喝上甜水了。”一见面,尚存刚热情招呼,“来,喝口好水!”
  尚存刚推开屋门,冲屋里喊:“老伴,拿出铁观音,泡一壶!”
  日历翻转,2年前,第一次到尚庄村的情景又浮现眼前:我们连走10家,家家备有两口大缸,一口的水来自村里的自备井,用来洗衣、饮牲畜;另一口是跑五六里路从村外拉来的,专供人喝。记者硬着头皮喝了一杯自备井水,回家竟闹了一天肚子。
  尚存刚说:“过去,俺村的水高盐、高氟,苦咸。因为这,不少人家常备拉肚子的药,村里好多‘大黄牙’;年轻的小伙子,不好找对象;天再旱,也不敢用井水浇菜园,一浇就死苗;别的村大棚菜一年能挣一两万,俺村楞没有一个;养殖业更不景气,牲畜也不愿意喝苦咸水!”
  说话间,一壶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茶泡好了,一股淡淡的茶香弥散开来,茶汤金黄。记者趁热浅啜,滋味醇厚,口感爽滑。“这水真好,是咱们村的?”
  “这还有假?算你有口福,要是你早几年来还得喝苦咸水。”尚存刚一脸自豪地说。
  “2015年底,县里出资50多万元,动用8支施工队,挖沟、铺管……忙乎2个多月,硬是让尚庄附近16个‘苦水村’跟15公里外的县自来水厂管网连接上了,全村130户人家490多口人,喝上了跟城里一样的好水。通水那天,村里鞭炮震天响,热闹得像过年。”尚存刚打开话匣子说。
  有了“甜水”,村民的小院种满了菜,家里的牲畜也多起来。现在村里大棚也建起10多座,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小伙子们也不愁对象了,光今年五一同天结婚的就有三对。
  县城水网为啥要向农村延伸?茌平县水务局的同志说,过去县城周边农村约20万人喝不上优质自来水;而县城自来水供水能力又相对过剩,日供水4万吨的设计能力,实际用水只有1万多吨。
  为破解供求矛盾,2011年起,茌平县启动了城乡一体供水工程,以县城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农村延伸管网,至今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管网总长达到1400余公里。目前,县城周边的信发、振兴等6个镇街的20万村民,都喝上了跟县城居民喝的一样的自来水。
  而距县城80多里的贾寨、杨屯等偏远乡镇,县里则通过安装净水装置、建设健康水站改善水质。今年4月,县扶贫办一次投资为黄河故道上8个乡镇、299个行政村建起健康水站,又有20多万人喝上了“健康水”,至此“苦变甜”实现“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5年来,聊城市465万农村群众用上了自来水。为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用水条件,聊城市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工作的意见,实现“同网、同源、同质”和“一县一网”的供水模式,使聊城市农村饮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尚存刚所在的尚庄,就是该《意见》出台后的首批受益村。
  离开尚庄时,恰遇查完水表的水管员尚存海。尚存海说:“现在村里,有水管员,还有公路护理员、村容保洁员、图书管理员、就业指导员等等,‘员’快数不清了。”
  闻听此言,记者顿悟:这些以往只有城里才有的“员”,出现在农村说明啥?这意味着城乡软硬件对接,城乡一体化正加速实现。
  饮水思源,小村尚庄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