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综合

好蜜要酿“熟”

2017-05-19 作者: 张鹏 来源: 大众日报
  □张 鹏 报道 魏玉良向记者展示蜂巢。
  □ 本报记者 张 鹏

  46岁的魏玉良子承父业,从小就跟随父亲养蜂,如今他养蜂已是第32个年头了。5月4日,记者见到魏玉良时,他正在检查蜂箱。一般的养蜂人为了高产,只要看到蜂巢封满口,就割蜜了。其实,这时的蜜还不“熟”,要是再让它自然酝酿三两天,出来的蜜在38℃左右,口感、甜度、黏稠度俱佳,那才叫好蜜,魏玉良深得此道。
  在诸城卢山,放蜂人并不多。有的人开车转遍卢山,只为买一瓶“魏氏蜂蜜”。因为卢山山北修路,魏玉良不得已从定点的放蜂场搬到了卢山西侧。因为没有合适放置蜂箱的地方,他只好在一个风口处觅得临时寄存处。“前几天风大,眼睁睁看着蜜蜂绕来绕去飞不回蜂箱,被刮跑很多,心疼极了。”魏玉良告诉记者。
  一间小小的森林防火屋,是魏玉良睡觉和存放家什的地方。妻子头戴小手电,照着蜂条里的小孔往里放幼卵,“这是做蜂王浆的基础,一个蜂条有60多个孔,一天要放100多条才能置满一个蜂巢。”边向记者介绍,魏玉良的妻子边抱怨道:“真的是干够了,一直在山上,现在也没水、没电的,我一直想让他把蜜蜂处理掉,下山好好过日子,他一直说再看看、再看看。”
  夫妻俩在诸城城里买了房,可是魏玉良一年也住不上几天。从3月到10月,都是放蜂季节,以前夫妻俩身强体壮,加上国家对养蜂的支持,养蜂人拉着蜂箱上高速公路从不收费。从云南苍山洱海一直跑到吉林长白山,“哪儿有花就去哪儿。”三年前,魏玉良在卢山山脚稳定下来。卢山上植被保护好,有大片的荆条花、槐花、酸枣花等。可惜,前一阵他在卢山脚下的租用地开始修路,地也不能继续租用了。
  魏玉良口里的“再看看”,是想获得一处稳定的场所,放置蜂箱。“除了酿蜜,不少大棚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的授粉都有这些蜜蜂的功劳,解决了大棚里只能人工授粉的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魏玉良希望当地能够重视养蜂这个事儿,在卢山脚下提供一处地方。
  他的200多箱蜂,如果集中摆放,大约需要一块一亩多的场地。因为蜜蜂的习性,最好背风,有水源。现在魏玉良的饮水只能从山下拉上来,蜜蜂没有水源地,他在地上铺一块薄膜,倒上水让蜜蜂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