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行业观察 产经

2017-05-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济南三治并举
打造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郭春先 杨润勤
  
  济南市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基础工程和检验作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尺,坚持“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法治、德治、共治”三治并举,全市食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80%以上。
  
  坚持政府主导
  实施依法治理
  夯实工作基础。市政府出台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规定,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开展监管所标准化建设,招聘足额协管员等方式,不断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稳定可靠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以市级食品、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6个县级综合性检测机构和300余处速测室为依托,分工明确、全域覆盖的检验检测体系,2016年全市食品抽检样本量达到5份/千人。
  实施全程治理。以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管理为重点,7部门联合,严格落实高毒农药禁销制度、农药经营公示制度和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以HACCP等先进管理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行“两规范、四公示、四警示”制度;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为切入点,在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和商场、超市实施“一票通”制度;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引导消费者“看脸就餐”;以全市肉类蔬菜追溯管理平台为依托,积极构建全链条可追溯体系。深入开展“守护舌尖安全”专项整治,对食品摊贩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试行登记管理和生产报告制度,对章丘小作坊专业村开展“五统一”试点。将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整合为52家,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市政府投资建设日处理量150吨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实现收运处置一体化。
  打造智慧监管。聚焦行业“潜规则”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建成放心韭菜示范园15处;在全市21家种植合作社开展二维码可追溯试点;对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实现全过程监控;按照“双随机”原则,采取飞行检查模式,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分业态开展“公开评价”活动,评价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总投资1600多万元的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项目正在加快实施,移动执法APP在日常监管中得到广泛应用。
  
  落实企业责任
  倡导尚德守信
  促进企业自律。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分层次开展大规模学习培训工作,推行质量受权人制度,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针对网上订餐等新兴业态,引导网络订餐平台及入网餐饮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自律公约》,联合24家媒体、100多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发起建立“食品安全诚信联盟”。
  推进信用管理。市政府出台《济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将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纳入济南市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全面开展信用分类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信用管理为核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开展示范创建。实行正向引领,广泛开展“食安济南”品牌创建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实施多元参与
  推动社会共治
  完善联动机制。积极推动传统治理向多元参与的现代治理转变,形成系统联动、部门联动、周边联动和城乡联动的食品安全联动协作机制。市综治办牵头12个部门,建立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动执法工作制度,建立农安、食安、公安“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周边7个地市成立省会城市群食品药品稽查协作区,增强监管合力和对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
  畅通诉求渠道。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12331食品药品监督热线为主渠道,实行来访零障碍、服务零距离、处置零延误的“三零”工作模式,构建起集电话、信函、网络、传真、来访“五位一体”的投诉举报网络。2015年以来,共受理群众诉求3.2万余件,提供违法线索455件。
  推进群防群治。市政府出台《宣传工作方案》,推出15项宣传举措。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注重发挥食品工业协会、饭店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设立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官网和济南食品药品安全微信,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和社会监督员队伍。开展食品安全“五进”“问计于民”“科普社区行”活动,将食品安全纳入中小学教育读本,形成食品安全事关你我、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南麻街道引导“两新”组织探索党建新模式
鲁阳集团党委“三管”打造“红色引擎”
  □江玉宝 左效强 杨润勤
  
  一季度,沂源县南麻街道鲁阳集团主营业务收入8.3亿元、利税2.9亿元、利润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7%、10.5%、9.8%。
  骄人的业绩源自集团党委“三管一促进”的工作机制:党委管决策、管干部、管人才,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委管决策,重大事项政治引领
  鲁阳集团历经多年改革创新发展,凝聚起“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共识。南麻街道为加强“两新”组织党建,以鲁阳党委为试点,探索“两新”党建新模式。
  引导集团党委制定了《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定对集团发展战略与规划、调结构上项目、改革推行新生产经营模式和涉及股东权益等重大事项,都要先提交集团党委会研究讨论,通过后方可由董事会依法按程序作出决定;未经集团党委研究讨论的重大事项不上董事会,保证了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实施。
  党委管干部,锻造第一推动力
  从一般工人到集团办公室主任,再到公司副总裁、总载,“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委的关怀和培养。”集团党委副书记鹿超认为。
  围绕干部的培养与管理,鲁阳党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干部管理制度。坚持“潜力职工优先培养、工作骨干优先入党、党员工作骨干优先提拔”,所有子公司经理、中层干部等必须是党员;干部既对党委负责、又对董事会负责。
  在鲁阳,凡集团中层以上干部,任免事项由集团党委研究,或提出提名建议,按照有关法律程序任免;借鉴党政机关干部考核模式,创新推行干部岗位评价机制,严格评价结果运用,对集团各层面干部落实提拔重用、确定后备干部、诫勉谈话、调整岗位和降职使用等奖惩措施,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党委管人才,集聚发展第一资源
  集团党委秉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理念,制定落实引才聚才用才一系列奖励政策:每年为员工提供3次以上脱产培训机会,并承担硕士以上人员进修费用;研发人员按照新成果收入提取奖励;逐步推出股权激励政策,让优秀人才分享集团发展成果。搭建起博士后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吸纳高端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先后凝聚本科以上人才300余人、硕士生30人、博士3人。其中,李呈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鲁阳集团党委推行“三管”新机制,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亚洲第一”陶瓷纤维生产商。2016年10月,省委组织部领导到公司调研,对其典型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沂源融资
增信“贷”动脱贫

  □江玉宝 房红 李文明
  
  “多亏了融资增信业务,让俺扩大了养殖规模。”近日,沂源振兴牧业公司经理曹洪福说,公司先期投入大,没有资金配套设备和购进饲料,融资增信每年贷给他们50万元,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作为省融资增信试点县,沂源针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实际,本着“专业事由专业人做”的思路,转变传统的财政直接担保方式,引入专业的担保公司参与融资增信,探索出“2+1”融资担保新模式,撬动银行信贷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其注入发展的新活力。
  实践中,县财政局和安信融资担保公司分别与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开展三方合作,达成“财政保证金、担保公司担保+借款单位10%保证金”的“2+1”担保贷款协议。安信担保在两金融机构分别开设共保基金专户,县财政将保证金1000万元拨付到专户;合作银行贷款有了风险清偿保障,按照财政注入担保金20倍的比例安排授信额度,实现了“财政杠杆”的“乘数效应”。
  与此同时,将金融增信工程与金融扶贫相结合,提高了新型经营主体吸纳贫困人员的积极性。县财政局、扶贫办联合金融机构,优先给予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和贷款贴息,县财政、扶贫部门与增信对象,增信对象与贫困户分别签订带动贫困户发展协议。2016年,该县为206户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4905万元,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增收1470万元,帮扶600多户困难户脱贫。

东里镇:
屋顶光伏电站不“打烊”

  □付书勇 江玉宝 杨润勤
  “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的341天时间里,总发电量是118775度。”4月17日,在沂源县东里镇财政所,一份《东里镇幼儿园光伏发电明细》表明。该镇财政所长田永清介绍,该光伏项目“余电上网”,学校年可得83608元发电补助。
  “冬日取暖、夏日降温,全校15个班400余名乡村幼儿用的是‘自家电’。”幼儿园园长高希富说,每间教室都配有3匹、5匹空调各一台,耗电全部来自2100平方米屋顶上不“打烊”的光伏电站。
  利用房顶、荒坡发展光伏产业,东里镇走出一条融合生态发展、产业扶贫和清洁新能源社区建设的新路子,实现农民增收、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多方共赢。
  在山东首个太阳能光伏发电村梅家坡村,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洋楼,红瓦映着蔚蓝的天空,房顶上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银灰的太阳能热水器十分醒目。
  “建设梅家坡屋顶光伏发电村,既得益于村级基层组织的强力支撑,又得益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光伏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让该村每家每户都能按期领取到屋顶发电补助。”东里镇党委委员张振波说。
  “每月几十元,乡亲们虽然不能依赖这个补助款致富,但对个别的贫困户这也是一份稳定的家庭收入。”梅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张永说,“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村民屋顶的光伏发电192827度,因为是全电上网,全村得到电费收入19658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