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视点

马兴玉:学生的指明灯

2017-05-05 作者: 石如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一个人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是一辈子的指路明灯。马兴玉老师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一辈子。”寿光中学51级二班的学生、今年82岁的张奇文说。
  马兴玉1928年出生于泰山脚下,1949年参与寿光中学的复学筹建工作,1978年底离开寿光中学到昌潍师专任教。1986年6月,马兴玉因病去世。
  在今年的“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中,寿光中学举办了马兴玉老师师德追思活动。
  “马兴玉一生忠厚淳朴,无私奉献,风高范远,真正体现了我校‘真朴和乐,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学校深厚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值得广大教师敬仰、传承和学习。”寿光中学校长黄本东说。
独特的学生联络图
  1951年张奇文入学后,马兴玉担任导演,编排话剧《龙须沟》,张奇文饰演主人公程疯子。
  “马老师,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对白,一个手势一个手势地教我们台相,一吃过晚饭就教我们排练,家务一点也顾不上。”张奇文说。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场考试,马兴玉担心学生们准备不充分,自己拿钱买了许多铅笔、橡皮和三角板,并连夜把铅笔削好,在考场外送给那些没带做题工具的学生。
  马兴玉的小儿子马东宁记得父亲有一个专用笔记本,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成长和毕业后的发展情况。“父亲的床头上有一张特殊的中国地图,密密麻麻标注着学生的毕业去向和工作状况。这是我父亲独特的‘学生联络图。’”马东宁说。
  1978年,寿光中学高十级学生崔金龙参加高考体检,因紧张等原因血压过高,马兴玉送来食醋,想尽办法帮着联系体检医生复检。
  马兴玉去世时,潍坊、寿光两地的300多名学生为他送行。2008年清明节,6位70多岁的老人,驱车240公里赶到泰山脚下为马兴玉扫墓。
教学多面手
  “他从小学教师最后到大学老师,他也种过菜、养过猪、赶过毛驴车、做过食堂伙食工和后勤杂务人员。”黄本东说。
  “从教的30多年里,马老师不仅备课认真仔细,课堂风趣幽默,教课深入浅出,而且还克服困难,搞教改,研教具,写论文。”张奇文说。
  马兴玉研制的“连通管水平仪”,既可以测高程,也可以量小面积水平面,造价只有几元钱,1965年在全省教具展览会上展览推广。马兴玉研发的“立体几何万能教具台”,可以在教具上摆出所有教材上的定理习题,并作概念演示,变抽象为具体。该教具曾多次在全省展出。业余时间,马兴玉自筹资金拍摄了一些数学教学幻灯片。1978年底,马兴玉调入昌潍师专后,不顾体弱多病,又编写了《初等几何定理分类表》,限于当时的印刷条件,马兴玉亲自用毛笔一笔一画将该书制成册子。
  “他十分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撰写的论文《通过调查研究改进几何教学》和《弓形面积计算》分别发表在《数学通报》和《数学资料》上。”马东宁说。
  “他积极探索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今天仍在大力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寿光市教育局局长李玉明说。目前,寿光中学档案室能查到76年以前的学生档案。“这些档案就是马老师保留下来的。”黄本东说。
遇坎坷从不抱怨
  1957年底,马兴玉受到错误的处理,工资由每月64.5元降为39元,直至1979年底组织上予以平反恢复待遇。“在受到错误处理的22年里,马老师一直埋头工作,从无怨言。”寿光中学54级校友韩冠生说。
  文革中,他在伙房烧火,不仅努力把火烧好烧旺,而且千方百计研究如何节煤省柴,硬是把学生每人每年烧煤1.2元的成本降到0.5元。让他喂猪,马兴玉又一心扑到猪圈里,硬是在一年内把几头小猪养成了一个个500多斤的大肥猪。
  “父亲虽一生坎坷,历尽困难,但始终积极向上,从不气馁,从不抱怨。这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马东宁说。
  1973年夏天,马兴玉患鼻咽癌后,并没有被疾病吓倒,而是以“既来之则安之”的精神,一方面治疗,一方面继续工作。1979年秋,马兴玉鼻咽癌复发,到济南放疗一结束,又回到学校继续教学,直至1983年初因脑血栓身体不能行动才放弃教学。
  “以对党和人民、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马兴玉老师为榜样,发自肺腑地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全市教育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李玉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