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视点

种大棚收入远超打工,年轻人逆势回流农村

寿光“棚二代”向“农民创客”转型

2017-05-05 作者: 戴玉亮 石如宽 来源: 大众日报
  □石如宽 报道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年轻农民尹成友,在自家大棚内管理五彩椒。
  □ 本报记者 戴玉亮 石如宽

  4月26日早上4点,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尹成友起床,简单洗刷后,就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彩椒大棚内摘彩椒。“一次摘下300多公斤,能卖2000块钱。”尹成友说。
  两年前,尹成友在烟台一家公司工作了5年多。“公司工作也不错,但老家发展很快,靠着种五彩椒大棚,家家户户都有了小轿车。我也想着回来,帮父母一起干。”尹成友说。
  尹成友的大棚用上了自动卷帘机和滴管设备。“现在种菜和我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重体力劳动,主要是管理和防治害虫这些轻体力活儿。”尹成友说。
  在寿光,轻松种好菜已渐成现实。通过推进“旧棚改新棚”工程,寿光去年新建大棚1.1万多个,面积6.3万亩,推广应用了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温湿度及光照自动控制等技术。
  寿光市农业局局长张茂海说:“先进技术应用,大幅提升了蔬菜生产的设施化、自动化水平,不仅保障了蔬菜品质,还降低了劳动强度。”
  东斟灌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说:“以前,种蔬菜是个辛苦活儿,年轻人不愿意干。现在不同了,村里一些年轻人回来了,寿光新一代菜农亮相了。”
  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菜农桑龙海,用了一年新大棚后感觉很好。经过一年对比他发现,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化肥投入减少了60%,省出来4000元。新棚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农药使用很少,投入减少约90%。同样种茄子,新棚亩均增产约30%。
  “新大棚自动化水平高,管理用工减少了一半。以前,我们两口子种两个旧棚,很累,年收入很难到15万元。换了新棚后,两人管理一个棚,很轻松,年收入达到了20万元。”桑龙海说。
  古城街道90后年轻人郑言方,投资120万元承包37亩土地,新建了7个现代化蔬菜大棚,2016年实现纯收入近50万元。台头镇85后女大学生李蜜蜜,投资100万元建设多肉植物种植棚16个,去年营业收入200万元左右。
  张茂海说,寿光许多年轻农民实现了由“棚二代”向“农民创客”的转变,成为新一代“职业农民”。目前,寿光市劳动力出现由二三产业向农业逆向转移趋势,返乡创业、回村种棚,在寿光已成为一种潮流。
  化龙镇郝屯园区,埠一村29岁的孙春亭曾在工厂上班,2016年第一次种植大棚。从去年7月到11月,第一茬黄瓜,孙春亭收入7万多元。如今,他正在管理着第二茬黄瓜。“种菜不是想象的那么难,那么累,关键是自己掌握时间,自己说了算,自由自在。”孙春亭说。
  李新生说,寿光现在建设的新大棚,棚体更大更宽,普遍应用了水肥一体化和自动防风、喷淋等温湿度控制技术,很多年轻人用手机就能控制大棚卷帘、温湿度调控、浇水等环节,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再加上技术上有老一辈菜农传帮带和合作社的指导,收入远超打工收入,年轻人自然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