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昌邑

昌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举措

“013”品牌工作法打造服务发展绿色通道

2017-05-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冯砚农 宋学宝 
    本报通讯员 王鲁兵
  
  为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昌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推广零投诉、首问负责、主体登记三天内回访的“013”品牌工作法,将登记注册服务工作流程化,严格落实执行各级商事制度改革政策规定,做到“不搁浅、不截留”。在登记准入上用足政策,能放则放、能宽则宽,少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办”。对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建立起服务发展的绿色通道,打造市场监管部门服务转型升级、服务投资创业的品牌窗口。
一对一指导企业项目上马
  不久前,由昌邑市满国环卫工程有限公司投资筹建的山东环境管理职业学院,在潍坊红盾信息网上申请公司名称的预核准,因为名称不规范、经营范围等内容填写错误被昌邑市登记机关驳回申请。一时间项目落地受阻,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昌邑市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有关情况后,安排人员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诉求,同时查阅了大量的文件材料,针对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专人给予答疑解惑,帮助企业规范了预核准名称,调整了经营范围,使企业名称得到顺利核准。
  “作为群众创业的第一个门槛,我们不能因为办不了,就把他们刚刚迸发的创业火花浇灭。”昌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宋晓波说,为了让办事群众少跑腿,后续工作简单化,他们要求工作人员在受理业务开始的三天之内进行回访,采取谁受理谁回访的负责制。在回访过程当中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减少了业务投诉的同时,也杜绝了踢皮球现象的发生。
用知识武装自己替群众办实事
  现在的昌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是由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三部门进行整合,“三局合一”后的新机构,实行“一门受理、一表申请、一口办理”。原本属于不同单位的人员共用一个身份,一个窗口办事,原本跨行业的陌生的专业现在成了每个人必须熟练掌握的业务。“三个部门的业务融合到一起,业务量非常大,但给我们的时间有限。如何迅速进入状态,熟悉业务知识是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宋晓波说。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干部素质的新要求、新期待,昌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初在局机关开设了知识学习大讲堂,原则上每周五下午开设一次,主要是采取业务骨干和专家讲、大家学,班子成员讲、大家评的办法,组织全系统进行政治、业务、法律等知识学习。大讲堂还邀请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前来讲解如何以孝德建设促进作风建设。
  大讲堂开设以来,先后进行了思想作风建设、商事制度改革、食品安全监管等10多场次集中讲课,参加人员近1000人次。同时,大讲堂还先后举办了由食品生产流通业户、药品经营业户、特种设备使用业户等参加的专题讲课,受教育企业负责人1200人次。
软实力变成硬通货
  “品牌是形象、是信誉,是无形资产。但是品牌也在逐渐由软实力变成硬资本。品牌可以作为抵押物向银行抵押贷款,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周转的压力。”宋晓波说,过去企业对品牌的认识不够,对于品牌创建工作并不热情。为了启发企业争创品牌的热情,他们把舆论宣传和周到服务结合在一起,先从思想意识上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然后对全市124家拥有创建优势的企业进行一对一蹲点指导提高创建质量。
  昌邑市康洁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作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的大型环卫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使昌邑市康洁环卫工程有限公司实现了经济效益、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一方面开拓国内市场,承担了国内18省、自治区100多个市县(区)的城乡保洁,合同额达128亿元,另一方面,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与巴基斯坦达成卡拉奇托管协议,托管合同额达46亿元。
  工作做到位,企业积极性高,“品牌昌邑”建设硕果累累。目前,昌邑市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件、省著名商标27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件,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处,山东名牌6个、服务名牌1个,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处,省长质量提名奖和潍坊市市长质量奖各一个,是“地理标志山东第一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