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发现

它是西域文化的独特符号,沿着丝绸之路,花开一路。它的发明,为丝绸之路增添了一抹文化之光,更为世界文化流传千载提供了珍贵的舞台。

桑皮纸:时光长河沉淀下的片羽

2017-04-26 作者: 刘一颖 来源: 大众日报
  孔昭平正在“水里捞金”   刘一颖 摄
  桑皮纸糊就的酒篓   刘一颖 摄
  ■ 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报记者 刘一颖
    本报通讯员 刘中善

  四月的阳光,虽不炙人,但也煦暖。从纸池子中捞出的桑皮纸,一张接一张“上墙”,不一会儿便被晒得“里外全干”。4月18日上午,曲阜市王庄镇纸坊村“千年纸坊文化部落”的东头,一面长长的北墙上铺满了桑皮纸,一家手工作坊的女主人正手脚麻利地从墙上揭纸。
  相传,明朝时期,乔氏、郑氏两家由山西洪洞县同时迁入“安南庄”(即安难庄),并将桑皮纸工艺带入曲阜。为讨村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好彩头,村子更名“辛安里”(即新安礼)。随着桑皮纸工艺的发展,村中生产的纸张备受欢迎,并为孔府采用。于是,村子又更名为“纸坊村”,延续至今。明朝陈镐曾撰写一部孔氏家族志——《阙里志》,书中有记载:“纸坊在城北十里,居人造纸为业。”
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物象精华,乾坤微妙,古传今而华达夷,使后起含生,目授而心识之,承载者以何物哉?君与民通,师将弟命,凭藉呫呫口语,其与几何?”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篇“杀青”一文中,直言短短一张文符或是半册课本,便能“终事诠旨,风行而冰释焉”。
  东汉蔡侯纸的出现,为载道之文提供了承载之物。受中原造纸技术的触动,西域地区开始因地制宜试验。特别是丝绸之路于阗古国的一些沙漠小村落,村人大胆尝试用特有的桑树皮制作纸张,制成西域最早的本土纸——西域桑皮纸,亦称于阗桑皮纸。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桑”字给出这样的解释:“蚕所食叶木。”《尔雅》写道:“桑,辨有葚,栀。”桑树可谓一身的“宝”:桑叶饲蚕,“素丝非常质,屈折成绮罗”;桑果为葚,“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桑皮化纸,“春初刳斫繁枝,剥芽皮为上”。
  桑树皮纤维韧长而结实,内皮有黏性,光滑细腻,易于加工,经砍条、剥皮、去杂、浸泡、灰桑皮、化瓤、送背头等72道工艺,粗磨而成桑皮纸。桑皮纸纤维交错均匀,纹理美观,轻薄软绵,拉力强,不褪色,吸水性强,又防虫、防腐蚀。桑皮纸一经问世,便受到西域地区的认可,成为西域文化的独特符号。桑皮纸沿着丝绸之路,花开一路,向西传入欧洲。所经之地的居民,视丝绸和桑皮纸为丝绸之路的“明珠”。
  中国纸张(含桑皮纸)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步伐。相传,桑皮纸承载了《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一千零一夜》三本书的书写载体和手抄本原件。因当时印刷条件有限,文化巨著传承均靠手抄代代相传。据说,民间普遍流传的《古兰经》,大多也是靠手抄在桑皮纸上才得以传播开来。这一小片纸张的发明,为丝绸之路增添了一抹文化之光,更为世界文化流传千载提供了珍贵的舞台。
水里捞金送背头
  “身为竹骨与木皮,杀其青而白乃见,万卷百家基从此起。”杀青,将青色化为白色,把树木变为纸张。“脱胎换骨”的变化,是72道工艺凝聚的结果,其中,“水里捞金送背头”最考验功力。
  “你看,一推一拉,纸就出来了。”孔家第71代传人孔昭平站在玄坑中,一边捞纸,一边向记者介绍道,“看着出水时,只有一张纸,其实捞出纸、带出水,这一下有30斤重。”孔昭平是纸坊鲁明桑皮纸品牌注册人郑友明的妻子。
  捞纸,是桑皮纸制作流程中“出成果”的环节,送背头是这一环节中“窍门之举”。帘子、帘床子、压帘棒子、担竿是捞纸必备工具。“干这门手艺这么多年,我们自己就能做这些工具。”郑友明接着说道,“从老一辈传下来,这些工具都有严格的尺寸。帘子77厘米长、40厘米宽,大多是南方产的细竹帘,很光滑,缝隙很细,能漏水又能留下纤维。后来,我们发现用平整的塑胶也能缝制成帘子。帘床子中间横隔几条细木条,且外框大小比帘子略大,用来支撑绷紧帘子。因为捞纸时,纸浆只靠帘子担不起来。还有一对压帘棒子,宽12厘米、长50厘米、厚3厘米,分别压在帘子的左右两边,使帘子与帘床子紧贴在一起。这样,帘子在送背头时,最先插入纸浆的一边就不会被纸浆冲卷起来。”
  为了展现送背头的“巧妙”,孔昭平特意放慢动作,“放大”每一个细节。捞纸前,先将帘子与帘床子对齐,放在帘床子上,再用压帘棒子将帘子压紧。然后,双手分别用拇指摁住压帘棒子,其他四指一起握紧帘床子,使帘子与帘床子紧贴在一起。随后,将合在一起的帘子与帘床子倾斜水平面45度,向纸池子斜插入水,插入约三分之一时暂停,再往上提起帘床子,这样前三分之一的帘子就会先被捞上纸浆,而仍在外面的三分之二未浸入池中,上面没有纸浆,这就是“送背头”。 
  送完背头,再往后(也就是往自己怀里)插入纸浆,使整个帘子与帘床子一起没入纸浆中,水平将帘床子端出。这样整个帘子上就会平铺一层纸浆,这一层平铺的桑皮纤维晾干后就是桑皮纸。因此前帘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已经铺有一层纸浆,所以现在帘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就会比后三分之二处略厚,这三分之一就是背头,背头便于纸张的揭晒。
  孔昭平右手边是纸台子,用来存放刚从帘子上卸下来的湿透的桑皮纸。“她每次转身下纸,迈一步。再转回身,迈一步。这一天,她在坑里捞纸12个小时,相当于走了15公里路。”郑友明感慨道。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北宋诗人梅尧臣描绘了严冬时节一张纸诞生的艰难过程。其实,捞纸算得上是桑皮纸制作工艺的中后期环节,在此之前的制作环节也是相当费心费力。
一户桑皮纸有一户的味道
  “附近种桑树的人太少了,现在主要从山西、湖北进原材料。”郑友明指着院中一捆捆桑树皮对记者说道,“我们顺着桑树、楮树皮的纤维往下剥,这样既容易剥,也能保护纤维,制作出来的桑皮纸柔韧性强。”
  不远处有一座高高的白色炉子,烟囱正冒着烟。“那是在蒸桑皮。”据郑友明介绍,剥好的桑皮经过晾晒、去杂、捆扎后,被放入水中浸泡。泡软的桑皮被捞出后,再次入水,并被生石灰层层包裹,“桑皮捆要排列均匀严实,一池一般放七八百斤桑皮。在往灰池里放桑皮的时候,每放一层桑皮,就在上面撒一层生石灰。”生石灰遇水产生大量的热量,利用石灰水的温度及其化学性质将桑皮进一步软化,村民称把桑皮“烧熟”了。“熟了”的桑皮接着就要进“蒸锅”了。
  千年传承下的桑皮纸制作工艺,对炉子的尺寸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炉子为半地下结构,用砖和水泥砌成,露出地面的部分高60—80厘米,地下部分约120厘米。远看就像一眼井,炉壁厚约35厘米,有火膛。炉子底部是一口铁锅,称“底锅”,直径110厘米。烟囱与锅炉相距250厘米左右,高300厘米。蒸桑皮时,先在底锅中盛满水,然后横跨底锅放两根木棍,再放入桑皮,木棍用来承担桑皮,因为桑皮是用水蒸汽蒸,所以桑皮不能掉进水里。蒸好的桑皮经过碾轧、化瓤、阴瓤、搓碓,被对折为长50厘米、宽12厘米、厚3厘米的多层饼子。饼子被放到长凳一样的切床上,将一圈绳子套在切床的桑皮瓤上,一脚踩住绳子,将桑皮饼固定,用双把的切床刀将桑皮饼切成2厘米左右宽的均匀的小段。切好的桑皮瓤“进入”棉布制成的大口袋里。每只口袋大约装40—50斤桑皮瓤,在河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并通过不断搅动、撞击,使桑皮瓤由原来的块状变成均匀的浆状。
  从河中出水的纸浆被倒入纸池子,“一次倒入两袋瓤,每袋约50斤”。加瓤后在池中用小竹竿由左向右用力划水面,发出“嗡嗡”响声,使桑皮纤维尽可能地松散均匀。“打匀两袋纸浆,需要40分钟,打1500—2000下,胳膊累得都抬不起来。”郑友明等艺人发现,搅拌过程中水面时常会出现泡沫,造成纸张有孔,“滴几滴炒菜用的油,泡沫就没了”。盈满纸浆的纸池子,静静地等待着艺人,水里“捞金”。
  “千年纸坊文化部落”共有20多家手工作坊,每家产出的桑皮纸也各有不同。“72道工艺,全部手工操作,一家纸有一家的样子和味道。”王庄镇文化站站长孔祥雷说道。
上等酒器的保护伞
  “其精在此,而其粗效于障风、护物之间。”不少书画家喜选桑皮纸挥毫泼墨,其天然的纤维纹理为作品增加了质朴的味道。桑皮纸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制作酒容器。据孔祥雷讲解,“酒海”作为原浆酒的容器,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用荆条编成大篓,内壁以血料、石灰等作为粘合剂糊上百层桑皮纸,后用蛋清、蜂蜡、熟菜籽油等以一定比例涂擦、晾干而成,每个可储酒5—6吨,这种闪耀着先民们勤劳智慧的贮酒容器,被称为‘大酒海’。这一特殊的制作工艺,使酒海呈现出一个神奇的现象:‘装酒滴酒不漏,装水挥失殆尽。’酒海存量大,酒耗小,又利于酒的熟化,适于长期贮存,是世界酿酒行业传统储存单体最大的容器。”
  “越来越多的酒厂来我们这里定桑皮纸包裹的酒篓、酒海,每年销售额约有200万元。”曲阜市仁泰容器包装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勇告诉记者,桑皮纸多被用于制作酒容器,“将猪血与生石灰调制为黏合剂,将桑皮纸裁成适宜大小,一层层贴进枝条做成的酒篓。晒干后,酒篓便是滴酒不漏的上等酒容器”。
  午后两点多钟,近百个包有桑皮纸的酒篓被整齐地摆放在门口,沐浴着阳光,等候检阅。室内,几位糊纸艺人正一丝不苟地贴纸,记者一行人的到来并未影响他们手中的工作,头也不曾抬起,完全沉浸在工作的世界里。
  67岁的孔繁弟是一名传统“糊匠”,16岁时,就习得桑皮纸糊容器的技艺。“根据酒篓的大小、面积,把桑皮纸裁成大小不一的纸片。贴纸是从底往上,重合一指的宽度。”50多年的从业经验,令孔繁弟对“黏合剂”的制作也颇有心得:“100斤的猪血配30斤的生石灰,调出的黏度刚刚好。这些黏合剂能糊成100多个小酒篓,若是5吨容量的酒海,也就只能糊4层吧。”孔繁弟对黏合剂呛鼻的血腥气也习以为常:“对身体没伤害,所以不觉得难受。”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作为桑皮纸的产地之一,王庄镇各种规模的酒容器公司遍地开花。桑皮纸生产和酒篓酒海制作技艺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一直传承着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