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聚焦

青岛海水淡化缓解城市用水

总规模已达23.6万吨,约占全国总量1/5

2017-04-20 作者: 薄克国 通讯员 逄梁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逄梁 报道
  本报青岛讯 随着全国唯一获得生活饮用水供水卫生许可证的海水淡化项目在青岛投产,青岛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3.6万吨,占全国总量的近1/5。向大海要淡水,成为青岛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主攻方向。 
  4月7日,记者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的百发海水淡化厂采访时了解到,胶州湾的海水通过1.3公里管道被输送到这里,经过超滤和反渗透两道主要工艺,就能变成达到饮用级别的淡水。项目运营主管李珂说:“首先通过超滤去除海水当中的各种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病毒、细菌等,然后我们得到只含有盐分的海水。随后通过反渗透膜,将海水当中剩下的盐分通通去除掉,得到海水淡化水。”
  李珂介绍,从衡量水质的主要指标TDS值——也就是总溶解性固体物含量来看,海水去除盐分得到的淡水,其水质接近市场上销售的饮用矿泉水。
  百发海水淡化是全国唯一取得生活饮用水供水卫生许可证的海水淡化项目,去年投产以后承担着青岛市政用水战略储备、应急调峰的重任。项目经理张海艳说,该厂区设计产能是每天10万立方米,青岛市在夏季用水最多的时候是80万立方米,可以承担八分之一的供水量。 
  除了百发海水淡化厂,设计产能同样为日均10万立方米的董家口海水淡化厂一期去年9月也已投产。至此,青岛海水淡化总规模已达23.6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5。这些项目产生的淡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青岛市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广安介绍,百发海水淡化项目现在主要向青岛发电厂、青岛石油化工厂等单位直供,用于企业的锅炉用水以及部分工艺用水。董家口海水淡化厂主要应用方向就是新建的青岛钢厂以及海晶化工等周边的大型企业。 
  青岛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1%。发展海水综合利用,成为解决青岛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周广安表示:“根据近期制订的青岛海水淡化矿化水质提升建设规划,今年青岛计划启动蓝色硅谷5万吨的海水淡化项目,以及黄岛区大唐发电5000吨海水淡化项目。力争五年时间,把青岛市海水淡化能力提高到每天6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