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山东专利或致聚氨酯产业“革命”

发泡过程中避免卤化反应产生污染,企业付5亿元使用费

2017-04-12 作者: 刘磊 马景阳 来源: 大众日报
  毕玉遂教授(左一)和他的科研团队。(资料图)
  □ 本报记者 刘 磊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周荣顺 崔立来

  使用20年,付费5亿元。3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与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独占许可协议敲定,补天新材料公司以总计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获得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研发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20年专利独占许可使用权(美国、加拿大市场除外),创造了我省专利独占许可使用费额度的最高纪录,额度之高全国也难得一见。
  这项专利究竟有何魅力,能让企业一掷千金?
物理发泡剂的完美替代者
  在讲述这个专利之前,先做一下科普。聚氨酯泡沫有软泡和硬泡两种,软泡的主要功能是缓冲,常用于沙发家具、枕头、坐垫、玩具、服装和隔音内衬;硬泡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冷库保温隔热、管道保温材料、建筑板材、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
  聚氨酯面世80年来,各国先后研发出四代聚氨酯物理发泡剂。“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环保性相对越来越好,性能却越来越不理想。”毕玉遂教授告诉记者,即使是四代发泡剂也依然含有氟氯元素,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卤化反应。其生产过程伴随着污染,特别是VOCS(挥发性有机物)问题无法解决,不仅破坏大气臭氧层,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仅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需求量为570万吨,2014-2020年期间,需求量预计将以4.5%的复合年增长率上涨。聚氨酯发泡剂作为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的重要生产原料之一,也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执行期限越来越近,氯氟烃类物理发泡剂最终无法摆脱被彻底淘汰的命运。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作为物理发泡剂的完美替代者,目前为世界独有。该发泡剂不含任何卤素元素,生产过程中也不涉及卤化反应,又能满足聚氨酯泡沫的性能要求,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列入联合国“多边基金”
支持计划

  “新型发泡剂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将减少数十亿吨当量二氧化碳排放。”毕玉遂介绍,其团队自2003年开始着手研发新型发泡剂,于2011年成功发明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
  2013年2月,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通过山东省科技厅技术鉴定。2014年,经环境保护部对外经济办公室推荐,该项目列入联合国“多边基金”支持计划。2016年2月初,山东理工大学“关于推动无氯氟聚氨酯发泡材料产业化的建议报告”呈报国务院,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作出重要批示。同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派出专家组来淄博进行为期7天的调研,最终确认“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是一个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发明”,并针对项目开展微观专利导航。当年6月,该发明申报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PCT(“专利合作协定”的英文缩写)国际专利,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中国主导未来世界聚氨酯行业规则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秘书长吕国会,在2016年对该项目的调研中表示,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研发成功之前,我国聚氨酯产业的发展始终被国外牵着鼻子走,在国外公司设定的游戏规则中,承受着畸高的价格成本。该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将彻底改变这种尴尬局面,还使我国政府在兑现国际承诺上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筹码。
“希望能尽快出台行业标准”
  对新专利技术的市场前景,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连中信心十足,认为“这个专利技术填补世界空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谢连中介绍,试验检测以及企业使用报告显示,用该发泡剂生产的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中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且成本更低,更环保,“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对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新产品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既清洁环保又可降低能源消耗,预计每年可创造百亿产值的出口,涉及上下游产业上万亿产值,经济价值巨大,我们校企双方将全力以赴推进该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谢连中说。
  但是,毕玉遂对于新材料推广也表现出一丝忧虑,要想推广应用这一革命性、颠覆性的发明,保证这一重大科技成果顺利完成转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甚至走向世界,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行,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是非常必要,“希望能尽快制定出台相应行业标准,加强监督和立法”。
  目前,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已成功应用于外墙保温和板材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