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开展“乡村儒学”“百姓儒学”实践,深化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建设

济宁:“文化善治”助力首善之区建设

2016-11-29 作者: 吕光社 孟一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杨国庆 报道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为充分反映三年来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成就,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日报社、市文联主办,市摄影家协会承办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三周年大型图片展”于11月25日在市群众艺术馆开展,展览将持续到12月1日。   此次大型图片展分为领导关怀、首善之区、传播交流、转型发展、迈向经济文化强市等五大板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图片,共收到投稿作品3000余幅,精选图片400余幅。参展作品记录了三年来济宁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精彩美好瞬间、巨大发展变化,描绘了百姓幸福生活、未来发展前景,全面展现了三年来济宁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也将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拼搏,扎实苦干,再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新辉煌。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像是一针清醒剂,又似一盏引路灯,为全国各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济宁作为孔孟故里,蕴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担起文化重责、建设首善之区,理应站在最前列,并已用三年实实在在的工作探索出“文化善治”新实践,与十八届四中全会中首次提出的“善治”理念不谋而合。11月22日,济宁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建设”工作交流会,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齐聚济宁,在回望“文化善治”的济宁实践时加入了更多的思考,为首善之区建设向深度推进建言献策。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孟一

发挥时代性
  省有省报、市有市报,这些都不稀奇,稀奇的是,在邹城市钢山街道鑫琦社区,社区居民在工作生产之余,也办起了自己的报纸。这份报纸上讲惠民政策,下述百姓民生,讲得最多的是社区活动和邻里温情。
  “大年初一有团拜会,举办鑫琦一家亲活动,楼上楼下经常见面,邻里关系自然好。活动的理念统领,正是咱儒家讲的‘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谈起社区治理之道,鑫琦社区党委书记宋伟说,重拾邻里情,源于社区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祖辈传下来的好东西,在解决当代问题时依然受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明显。“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主流的与边缘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意识形态领域的噪音、杂音不断,急需一种正确的意识形态作引领。”光明日报社山东记者站站长赵秋丽说,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方式,理应获得正本清源和合理利用。
  首善之区的建设效果取决于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的对接程度。济宁市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德山东建设等时代主题,坚持迎着问题上,朝着焦点来。比如,在企业界开展“三诚”评选,在社区开展“儒韵之风、彬彬有礼”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农村突出孝贤文化和感恩文化,开展乡村儒学讲堂……一系列活动有的放矢地,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心灵共振的核心点,起到了直指人心、规范行为的作用。
强化群众性
  “启——户——”,11月1日,伴着司仪悠长的唱词,参加祭孔大典的曲阜各界群众代表500余人缓步走向孔庙大成殿,向至圣先师孔子敬献花篮,行鞠躬礼。作为百姓儒学节揭幕仪式上的固定动作,群众参与这项盛大活动已经习以为常。
  “过去,曲阜群众对孔子普遍有着‘尊而不亲’的感觉,因为,在祭孔大典这一最盛大的仪式上,只有官员、学者等群体才能参与,普通群众难以近距离感受。直到3年前曲阜推出百姓儒学节,祭孔的‘门槛’才终于降了下来。”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采编室主任刘成友表示,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植根群众内心,渗透进群众生活,才能在潜移默化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百姓儒学”和“乡村儒学”,无论下多大力气都值得,这是济宁建设首善之区的一贯坚持,也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基层的重要举措。3年来,济宁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道德提升、文明创建等七大工程,深入开展“儒韵民风”建设、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新礼仪新风尚培育等系列活动,创新推出了图书馆+书院、孔子学堂、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等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广泛开展儒学进乡村活动,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1058处,聘请儒学讲师93名,组织开展儒学活动1.2万场,在农村和城市社区普遍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和道德模范宣传栏,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方式是:植根群众、蔚然成风、成风化人,重点在于“化人”。为强化这种化人的效果,刘成友建议要在普及和传播上做好文章,“官方传播我觉得是要讲政治,但不要太政治化,不能搞得太生硬,要增强它的开放度;民间传播是一支重要力量,但要防止过度商业化,提防一些机构打着孔子旗号,行大肆捞钱、圈地之实;学术传播不但要克服小众化,推进大众化,还要侧重创造性转化”。
提升创新性
  10月26日,孔庙恰逢下雨、凉意阵阵。在众多游客中,有那么几群人看上去格外认真,不仅凑得近、听得细,还时不时地拿出小本子记上几句,这些是来曲阜接受政德教育的官员,潍坊市地税局坊子分局人事科科长任建志是其中的一员。
  “孔子讲‘为政以德’、‘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与执政为民的时代指引异曲同工。”任建志说,从儒学故事中汲取为官之道,让他重新理解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身上的责任感觉更重了。
  借力儒学经典,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对官员进行政德教育,是济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重大创新之一,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曲阜讲话中要求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回应。
  近两年,济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开展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建设,设立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和孟子研究院,中央党校、浦东干部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均安排学员来进行政德教育培训,干部政德教育初步构建起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培训体系,去年以来已承接11个省市干部政德培训班次306期1.72万人次。
  “这是个极具时代价值和创新精神的举措,这个平台利用好了,会成为全国党政干部从政的‘戒律院’,其价值作用不可估量。”大众报业集团编委、大众日报总编室主任李海燕表示,除此之外,济宁在文化园区建设,四大平台建设等方面也极具创造性。
  文化是制度之母,创新是发展之源。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明洋建议,要坚持以文培制,以文化凝聚共识共力,在文化实践、文化建设中逐步形成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共治相融合的机制,让“善治”的理想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进程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