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聚焦

高效生态的“滨州样本”

——黄三角经济区近期目标评估侧记

2016-09-22 作者: 杜文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文景

  初秋时节的徒骇河湿地公园,草木葱茏、芳草萋萋。布满芦苇的滩涂尽头,托着一叠赤金的晚霞,让人不禁拿起手机去拍它。
  9月7日,记者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评估专家组一行,到滨州、东营实地考察黄三角经济区近期目标完成情况。
  据介绍,徒骇河湿地公园主要包括划入沾化城市总体规划的徒骇河湿地,南至花家水闸,北到荣乌高速,两岸河堤外10米之内的徒骇河流域,总面积320多公顷。湿地内有大量的滩涂、芦苇,以及枣园、果园,原始生态保持良好,生物多样性特点显著。
  该公园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占60%,硬化占40%,水面1280亩。徒骇河和2座跨河大桥将公园自然分割成东西两岸6个部分。
  “徒骇河是我省海河流域主要排水河道之一。”滨州市副市长潘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湿地公园建成后,不仅能有效提高徒骇河的防洪、防涝标准,保护城区防洪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还能改善人居环境。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类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对提高森林覆盖率,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都有积极作用,“也将有力促进沾化区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评估组专家认为,高效生态经济区首先得把生态建设摆在首位,没有生态何谈高效。
  徒骇河湿地公园的建设是黄三角经济区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它的建成使用,彻底结束了原来河两岸“破、旧、脏、乱、差”的历史,对商业开发、旅游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截至目前,沿河开发已吸引20多家全国知名房地产企业前来洽谈投资,一条纵贯南北、联接东西两城的城市经济带正在形成。
  保护、建设生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服务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滨州在保护生态建设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其中,狮子刘乡村旅游片区成效突出。
  据了解,该旅游片区总面积6000亩,涵盖15个村,东靠南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北连秦皇河公园4A级景区,西临“古井琉璃”景区,水系交融、田园生态,黄河文化底蕴深厚。
  “正是看好生态与文化的双重效应,2015年以来,滨州把发展狮子刘乡村旅游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乡村、提高群众收入的突破口,围绕打造‘示范农家+示范农庄’,生态环境大幅提升。”滨州市发改委主任吕德章介绍说,2016年该旅游片区又打造了多个景点,以政府投入撬动民间和企业资本参与,盘活闲置院落30多处,吸引艺术家工作室、特色餐饮客栈、民俗展示、北京大学三宽家长教育研究院等进驻,户均年收入可达5万元。
  自《规划》实施以来,滨州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持续开展林水会展,新增合格造林103万亩。24条干线道路初步实现绿化全覆盖,绿化总长1976公里。建设了14处万亩生态林场,新增造林面积16余万亩。全市建成大型污水处理厂9座,完成工业节水技改项目60多个,技改总投资7.3亿元,实现年节水2400多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00余万亩。形成了15条各具特色的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生态建设持续向好的同时,滨州着力发展“高效”。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2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72家,均居全省前列。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全国3家“部省共建”的园区之一,成功纳入国家“一城两区”战略布局。“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区发展到了40万亩,沿黄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规划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115个,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区。
  滨州规模以上工业主管业务收入由4269亿元增长到7999亿元,年均增长13.4%。全市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11个,过千亿的2个。
  评估组专家认为,要实现高效与生态的完美结合,离不开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物流服务业,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就无法实现高效的配送。
  滨州以交通大动脉建设来支撑全市经济发展。滨州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4.65亿元,2个3万吨级码头建成并正式通航,已初步搭建起区域性综合港口的框架。德大铁路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滨州不通客运列车的历史。
  水利、能源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快推进。《规划》实施以来,滨州共治理骨干河道498千亩,新建防潮堤22.4公里,改造加固防潮堤44.7公里。全市建成并网发电风电项目总装机规模达440MW。滨州电网并网电厂装机总容量达292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