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把化工转型攻坚战打在前头

◆东营淘汰落后产能820万吨,171家企业退出化工生产◆打造全国重要石化基地

2016-09-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魏东 李明

  8月,利津森化注册成立了华星物流,新购置100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并完成对青岛港一个油品码头和南方一家船业运输公司的收购。一家原来以沥青炼化为主业的化工企业短短几个月来了一个华丽转身,做起了油品贸易和物流运输。
  告别炼化板块的森化化工迎来生机。“通过对船队、码头的整合,物流成本每吨降低30块钱,这是我们下一步做贸易的优势。”董事长胡华书告诉记者,企业刚刚完成20万吨油品运输,就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预计效益还将不断增加。“公司将不断把化工物流做大做强,争做行业中的标杆企业。”尝到转型甜头的胡华书自信满满。
  作为全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市和试点市,从去年底,东营在全省率先全面铺开“评级评价”工作,重点落实企业评级评价、推进“打非治违”、严控项目准入、园区改造提升、企业入园进区、加强安全环保本质管理等7项任务。
  “三评级一评价”是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评级标准和综合评价指标。对安全、环保、节能评为“优”的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中”的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改造提升,“差”的责令停产整顿。整顿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关闭或推动优势企业对其兼并重组。
  目前,“评级评价”阶段的工作全面完成,东营市有25.8%的企业被评级为“差”。全市参与评级评价的679家化工生产企业发现问题13620项,截至8月底,已完成整改10409项,占发现问题总量的76.4%。整改不达标的企业面临关门,或退出化工产业。
  眼瞅着政府扎紧三条红线,企业也开始重新考虑发展方向。东营市排查出的原837家化工生产企业中,已有171家企业拆除生产设备,不再从事化工生产业务,安全、环保风险点进一步减少。其中,142家化工生产企业转为贸易企业,29家企业不再从事化工产业的业务。继续留在化工领域的企业则各显神通,下大力气改进生产工艺和安全环保水平。
  利华益集团在炼化板块采用了美国GE、法国阿克森斯等国际领先的超清洁油品工艺技术,实施了炼油装置技术优化升级和油品质量升级,实现了国际领先的单套装置与全流程自动联锁安全保护控制,汽油、柴油质量提前达到国Ⅴ标准,在国内同行业率先走出了“去重质化、无泄漏、高烯烃化和芳烃化、短工艺流程、高效益”的发展之路。  
  海科集团先后引入和君、波士顿、杜邦等世界知名咨询公司,开启营销变革,打造五星级营销服务体系,实施安全改善项目,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炼油板块先后引进美国KPR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知名企业和机构的国际领先技术,2012年完成国五汽油升级,成为国内首家生产国五汽油和稳定供应北京市场京标汽油的民营炼化企业。
  “在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期,面对环保与安全的严要求,化工产业痛点多,但越是痛,越要及时治理,把攻坚战打在前头。”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说。
  近年来,东营市把过去难以突破的淘汰落后产能等硬骨头啃了下来。他们利用国家获得原油进口使用资质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只有淘汰1吨落后产能才能获得1吨原油进口资质的倒逼机制,去年以来使东营地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820万吨。
企业转型升级的步子迈不迈得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视野和理念。上半年,东营市组织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分管负责人、40户成长型化工企业负责人,到上海考察了壳牌、杜邦、巴斯夫等国际知名企业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厂,并考察了上海化工园。近期还将组织市重点化工企业赴美国、加拿大,与全球的顶尖企业进行对标学习。对标学习,不仅开拓了企业家视野,更让他们认识到了差距,增强了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化工项目“遍地开花”问题,东营从严控制化工园区数量,园区以外严禁新上化工项目,现有企业加快搬迁。他们对各类园区、企业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对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及环境敏感区外,评级评价总评类别为“优”“中”的企业,全部纳入安全环保重点监管范围,不再批准实施以扩大一次产能为主的改扩建项目;对评级评价总评为“差”的企业,由县区、开发区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分别提出处置方案。
  调整化工产业布局,还需对部分村庄和学校进行搬迁,让百姓的居住地与化工企业之间拉开距离。截至目前,东营市已确定搬迁的村庄有5个、学校有3所。需搬迁的村庄中,广饶县三里村已搬迁至新建小区,牛家村已拆除完毕,东营区小刘村正在与村民签订搬迁协议,利津县姚刘村、前宋村正在制订搬迁方案,预计2020年底前搬迁工作完成。
  申长友表示,东营市下决心要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全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水平明显提升,产业层次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上下游一体化循环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生态安全、环境友好、高端引领的发展格局,将东营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