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顶层设计整体推进比学赶帮层级考核

临淄:“十个一体化”民生改善的中国样本

2016-09-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风景优美的敬仲镇徐家圈村
  △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的镇卫生院
  △岳家村集体耕作现场
  △人社服务大厅
  △“齐彩蒲公英”返乡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在金山镇东崖村宣讲
  △淄博最大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校园足球蓬勃发展
  △整建制铺设居民用水管网
  △千余警力奔赴巡防战场一线
  △整洁优美的河辛路
城乡居住环境一体化治理
  ◆实施“五化”工程:“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整建制覆盖全区村居。
  ◆推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保洁模式:所有村居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区送市焚烧发电厂”。
  ◆启动农村旱厕改造:完成平房村旱厕5万户,年底所有7.2万户全部完成。
  ◆推进“三改一建”工作:投资1.35亿元,完成75个老旧社区水电暖改造、雨污分流、新建停车位、立面粉刷、电子监控安装、物业提升等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造,未来三年计划投资3.5亿元再改造48个老旧社区。完成棚户区改造23个项目,安置7458户,整治33条背街小巷,新建2处农贸市场。
  
城乡医疗保健一体化服务
  ◆推行医疗联合体建设: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心电图远程会诊中心、影像会诊中心和医学检验中心四大平台,区属医院与镇卫生院对口帮扶,联体互通,区属医院管理团队参与镇卫生院运行管理,医疗专家定期坐诊,镇卫生院提档升级,科学分诊,老百姓在家门口坐享均衡优质的医疗服务。
  ◆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所有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190处村级卫生室通过省级规范化卫生室建设改造验收。
  ◆便民利民:完成10处健康小屋的建设,绝大多数体检都能自助完成,并且全部免费。本着就近、便利原则,按照每1万人1处的标准建设农村公共浴室。
  
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统筹
  ◆“耕种管收全包”政府代作:40万亩耕地粮食生产,除晾晒外,其他玉米机收还田、旋耕、深耕、再旋耕、测土配方施肥、小麦供种、小麦播种、病虫害预防、除虫、小麦收获、夏玉米机械播种、灌溉12个环节,全部由政府统一机械化代作。
  ◆精准扶贫救助:“一户一策、一人一案”,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困难救助、政府兜底等措施。
  ◆“15分钟人社公共服务圈”:建立区人社局、镇街道人社所、村居社区人社服务站三级公共服务平台体系,97项业务事项下沉到镇级人社所,34项业务事项下沉到村级人社服务站。每年组织春风行动招聘会15场左右,进场招聘近2万人次,开通城乡就业服务直通车,企业直接进村招聘,解决村民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社保卡办理人社业务“一卡通”:囊括工资、养老金、医疗报销等29项业务,持卡人口覆盖率99.8%,参保发卡率100%。打造“智慧人社”,人社政策及服务实现“村村通”、“户户通”、“人人通”、“即时通”。
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推进
  ◆网格代办打通社会管理“最后一公里”:在所有镇、街道设立了代办中心,村居设立代办站,将全区划分为1964个网格,固定代办员3532名,采集民情信息,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
  ◆村级事务五代管推倒村干部和村民相互猜疑的心墙:村级资金、账务、资产、档案、公章由镇集中代为管理,每月监督各村公开财务收支状况。镇党委政府“到位不越位,监管不掌管”,让村民自治完成了由“低效无序”向“民主规范”的根本性转变。
  ◆“81890”民生热线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将各单位分散的预约、咨询、投诉、服务电话“捆绑打包”为“81890”民生热线,群众诉求一号受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统一监管“一揽子”办理。
  
城乡精神文明一体化创建
  ◆好人评选:每年公开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好邻居、好村民等“身边好人”十几万人,村村建有道德讲堂、公益型公墓,组建“齐彩蒲公英”志愿宣讲团。创办稷下学堂,让齐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移风易俗:全区所有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卸下迎来送往的经济负担,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公益公墓:规划新建、扩建公益性公墓381处,骨灰堂16处,占地面积约14.24公顷,满足60万人20年的安葬需求,解决死者与活人争地的难题。
  
城乡养老设施一体化配置
  ◆探索医养融合社会化养老模式:新建27处农村幸福院、51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五保老人集中入住社会养老机构:依托桓公台养老中心、颐康养老院、金山养老中心三大社会养老机构,整合镇级敬老院,逐步实现五保老人南、北、中东部三大片区集中供养。
  ◆打造智慧养老平台:5000户老年人免费安装“一键通”电子保姆,便民服务、一键急救、家庭医生等服务一键直达。“阳光大姐”服务中心建成6家社区服务站,已为5000多名老年人提供日常照顾和医疗护理。
  
城乡教育文化一体化提升
  ◆文化利民惠民:所有镇、街道,全部按国家一类标准,建起功能齐全的综合文化站和图书馆分馆,扶持所有村居建成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稷下学堂。
  ◆教育资源均衡:全面推行中小学校电钢琴、乒乓球、塑胶跑道标准化普及。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帮扶,开展教师支教、送教活动,从管理、师资到教学设备,进行全方位帮扶。
  ◆学前教育优质:全区幼儿园数量125所,公办性质幼儿园77家。37处幼儿园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65处幼儿园达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公益普惠率达82%。在全国率先实行“幼儿教育券”,每年按照每人200—500元的标准对农村幼儿进行补贴,区财政每年800万元对幼儿园硬件、师资、安保等给与补助。
城乡饮水供给一体化保障
  ◆“同源一网”工程:依托城区水厂和各镇供水中心,整建制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管网全覆盖,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城乡安全网络一体化覆盖
  ◆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构筑地面、空中、网络三张网,建立6个流动巡防工作站,设置18个驻勤点,视频探头达到4.3万个,村、镇、全区封边,重点路段封线,重点地域封面。
  ◆创新部门联动机制:建成大数据警务云平台,打破部门壁垒,信息流、资源流、数据流共享,公安、城管、交警密切配合,合成作战。
  
城乡路网体系一体化构建
  ◆交通路网拉开发展“大框架”:规划形成“二环、四纵、六横、八辐射、十二连”网,构建起布局合理、内畅外联、城乡一体化的交通大框架。辖区内高速公路22公里,国省道137公里,县乡道453公里,所有村居之间全部修建连村路,达到1385公里,全区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3.1公里。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坚持城乡一体、深度融合,秉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整建制、全覆盖实施城乡民生改善“十个一体化”,走出了一条城乡居民普惠共享的创新之路,先后接待各地党政考察团400多批次,“临淄经验”成为民生改善的样本。
整建制、全覆盖
不做盆景普惠共享

  农村百姓最关心什么?率先实施农村“五化”工程,拔了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的根,生活条件和城市一个样;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包”的政府代种模式把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不用种地,坐等粮食入库。社区居民最关注什么?老旧小区从环境到功能全方位改造,修旧如新,华丽变身;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卸下迎来送往的经济负担,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改善民生,重在解民所盼。细数临淄区实施的大小40多件民生实事,全部都是从百姓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入手,顺应群众意愿,与群众需求“共振”,创新性地解决社会难题,很多工作甚至在全国全省首开先河。临淄区的工作最大特点就是覆盖范围广,涉及居住环境、就业社保、医疗保健、社会治理、养老事业、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部整建制、全覆盖实施,不搞以点带面,摒弃“营造盆景”,不管强镇弱街,都按照统一标准实施,想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循序渐进,积少成多,达成实效,“十个一体化”的临淄经验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抓设计、严考核
点题竞赛精准实施

  项目落地实,制度是保障,考核是抓手。针对“十个一体化”,临淄强化顶层设计,为每一项工作定出标准,树起标杆。按照“线面结合、分解任务”的原则,创新性推行层级考核体系,所有村居按照ABC三类自查申报,责任部门审核确认,每季度一次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促进B类、C类村居向A类村居提升。
  临淄区组织区大班子成员、部门主要负责人,连续4年对村居社区观摩点评,第一年看“启动”、第二年看“成效”、第三年看“提高”、第四年看“保持”,每村必到、每街必看,实名评议、现场排名。通过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实,润泽更多群众,兑现庄重承诺。
转作风、提效能
实干赢得幸福指数

  “十个一体化”归根到底是一个惠及民生、满足群众需求的过程,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自然交口称赞,党员干部用自己“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这个干事创业的舞台上,广大党员干部的足迹遍及村村户户、角角落落,访民情、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干得好的脸上有光,工作落后的屁股坐不住,脸上挂不住,出主意想办法谋突破,迎头赶上。党员干部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展现了实干为民的风采,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全区上下同心同向、团结奋进的氛围进一步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