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每个人的尊严均无可替代

2016-08-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禾刀
  提起尊严,没有人会感到陌生。现实生活中,常见一些人因为尊严口角相向。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因为所谓的尊严,“一气之下”而引发武力争斗乃至搏出性命的新闻并不少见。到底什么是尊严,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并尊重尊严? 
  《尊严》作者唐娜·希克斯博士是哈佛大学魏德海国际事务中心合伙人,特别有必要指出的是,她负责协调解决国际冲突问题近二十年来,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多次圆满促进各冲突群体间的对话,并且作为咨询专家,为各种企业和组织提供服务,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和运用尊严模型。长期成功的实务经验,必定为唐娜的写作提供大量令人信服的事实佐证。
  对于尊严,唐娜认为这是伴随着对所有生命的价值和弱点进行认同和接纳的过程,所获得的一种内在平和宁静的状态。尊严模型所涵盖的信息相当简单,归根究底,就是向自己和他人展现所有有价值的事物都值得被关怀和照顾。
  在唐娜看来,尊严本就上天赋予——每个人存在的意义都是难以估量、无法取代的,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换言之,当我们呱呱坠地之时起便有了尊严,每个人的尊严是平等和不可剥夺的,并不受外在财富、地位、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  
  唐娜将尊严分为接受身份、包容、安全、了解、认同、公正、无罪推定、理解、独立和责任十大基本要素。十大基本要素中,别的不难理解,兴许“无罪推定”更能令我们注意,因为这一点与我们中一些人的处世哲学明显背道而驰。总见一些人语重心长地告诫身边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也正因对于陌生人存有条件反射式地抗拒,所以小心提防陌生人、不同陌生人讲话成为一些人人际交往的圣经。在陌生人不可靠的思维惯性中,熟人自然成为我们生活社交关系的主要范式,一熟三分巧,大小事找熟人早就稀松平常,越来越多的交往依赖于熟人,而这一切,均来自于对陌生人的“有罪推定”。按照唐娜的分析,有罪推定式的人际关系表面看有助于自我保护,实际上是先入为主地将他人想象成对自己有威胁有危害的人,显而易见这是对他人尊严的伤害。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觉得“尊严”二字太过抽象,当然最大伤害只是受气,闹不痛快。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唐娜借助医学技术指出,“神经科学家已经表示,诸如被排挤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就跟肢体创伤一样,会刺激到人脑的同一个部分。换言之,我们的大脑以同样的方式处理、感受这些创伤,而不会针对不同形态的创伤做出分别”。
  如此看来,对他人尊严所造成的心理创作,如同皮肉之苦,同样会以刺激方式传导到我们的大脑。这也就是说,尊重他人的尊严,本身也是一种形式的化干戈为玉帛。
  唐娜进一步指出,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十种诱惑”。在唐娜提到的十种诱惑中,最能刺痛国人神经、也是国人最应认真对待的可能是面子问题。事实上,当我们深陷好面子的泥潭时,以为把自己包裹得不露一丝弱点,实际露出了虚伪的尾巴,因为有面子不代表就有实力,有实力也不必为虚无的面子涂脂抹粉。
  尊严的对应词是尊重。某种意义上,一个人是否有尊严,本质上不是取决于别人的态度,而是自己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正确理解并尊重他人的结果。 
  《尊严》
  [美] 唐娜·希克斯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