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阮士旺的山水画特色

2016-08-07 作者: 张丽华 来源: 大众日报
  山村秋色
  初雪
  冬雪时
  霜重了
  □张丽华

  阮士旺 山东梁山人,197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为国家电影电视(话剧)一级编导,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家协会理事、山东漫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农民书画艺术研究协会理事。
  前段时间,我因事与老同学阮士旺会面,在他的画室,我看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作品:大厅里挂着他新创作的几幅水墨山水画,其它十几幅是大大小小的雪景图。他虽不言“流派”,出于我的职业本能,却立刻感觉到他的作品又增添了表现特点,在醒目、和谐的墨色下,蕴含着一种自然、成熟的艺术风格。
  让我们先品赏一下士旺的山水画:他的水墨山水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墨气淋漓。随着笔墨“似与非似”的变化营造出似曾相识的景物与空间,同时,也转化出一种难以表述的墨、水、气结合的韵律,构成画与情感共波动的美妙境界,颇似歌唱与伴奏之间的关系。水墨韵味是画家高层次的追求,也是作品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体现。当我与士旺同学提及这方面的感受时,他说,当画作推到高层次时,早已逾越像与不像、笔墨准确与否等关坎,而是在寻找最恰当的表现方式和营造最和谐的画面效果,前者属于形式创新,后者却要朝微妙处探索,只有在这两个方面下了工夫,作品的风格和品位才会形成。
  如果说士旺在水墨山水画中追求的是墨韵,那么,他的雪景画则显然在追求意境了。用写实的笔法画常见的雪后景色不足为奇,借助留白营造干净利落的雪景画面亦不足为奇,奇的是一幅写实的雪景图依然遵循似与不似的艺术表现之道,由赏心悦目之“境”生出亲切、恬静、自然、幽美之“意”。细看这些画面,尽管树木、房舍穿插纷扰,竟然全部以留白手法表现,没用半点白粉色。国画中常见的轮廓勾勒墨线,在白色皑皑的画面中消失了。士旺告诉我,为了突破生硬的笔墨线在营造雪景时的局限,他曾用了近半年的时间闭门谢客、潜心研究,从技法上寻找留白、衬托的破解路子。看来,他雪景画取得如此水平,正是他血汗与智慧的结晶,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摊开士旺的老底牌,我俩都是山东艺术学院前身——五七艺术学校七六级同学。我们这一级是经过专业考试入选的学生,当时于希宁、刘鲁生、张彦青、孙敬会、段谷风、王企华、朱铭、史振峰、陈凤玉、李振才、赵玉琢、曹昌武等老教授全都任课执教,学校还请来魏启后、朱学达、陈左璜讲授书法篆刻课程,这为我们的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时,士旺同学主攻国画人物,已颇见才华和成就,记得1979年12月中旬,山东艺术学院毕业汇报展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大众日报12月16日进行专版介绍,并选载了吕品教授和阮士旺同学的作品。因他大我们一两岁,我们一直尊称他为师哥。毕业后,士旺分配到影视界工作,后来,我与张志民、王小晖、王克举、闫平、王玉萍等同学在学院任教,工作忙碌,联系渐少。再后来,在专业学术刊物上看到了士旺的介绍和作品,我们深知他勤奋、认真、智慧,一定会在山水画事业中做出成绩,但没料到如今他在山水画创作上有如此建树,其学风和追求不减当年,尤其是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他能淡泊名利,把山水画当作学问来做,十分令人敬佩。绘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那些有思想、有追求、有格调又有建树的画家,阮士旺正沿着这样的路子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