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齐鲁人文

刘宠和杨维乔,两位烟台籍父母官,虽时代相隔千年,坚守清廉操守却殊途同归。刘宠离任,两袖清风,不肯取民一钱;杨维乔居官,不畏权贵,不惜身陷囹圄,数度为民请命。据传,乾隆皇帝曾为刘宠点赞:“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

刘宠与杨维乔:居官莫道一钱轻

2016-07-20 作者: 鲍青 隋翔宇 来源: 大众日报
  杨维乔画像
  《国朝御史题名录》中记载的杨维乔
■ 政德镜鉴梻?
  □ 本报记者 鲍青 隋翔宇

  300多年前,一位名叫杨维乔的监察御史独自行到了烟台养马岛。
  异地为官的他,这次休沐返乡,是慕名而来。但他所慕之名,非岛上的旖旎风光,而是长眠于此的同乡先贤。
  杨维乔自出仕以来,素为服膺东汉“一钱太守”刘宠的清廉事迹,仰慕他爱民如子、居官无所取的高尚品性。闻岛上有刘宠墓,他便欣然前往拜谒。
  静伫墓前,万籁俱寂,唯有海风在耳畔沙沙回响。杨维乔屏息凝神、心眼合一,努力触碰着刘宠的廉洁正气。良久之后,他突然开口,高声吟诵:“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持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是啊,一钱虽轻,背后却凝聚着百姓的滴滴心血,做官为政者若无此识,将何以为官?
  岛外海天一线、巨浪拍石,岛上“得悟”的杨维乔跨越千年,与刘宠心神相接。
好官真心护百姓
百姓盛情送好官

  刘宠是烟台牟平人,杨维乔生于烟台莱山。二人家乡近在咫尺,古今相逾千年。
  今天的养马岛,刘宠墓早已湮没无闻,故迹难寻。但他和杨维乔的浩然正气,并未随实物消逝而有一丝衰减。他们的官品官德,传为美谈,历久弥新,至今仍砥砺着芸芸后来者。
   “一钱太守”刘宠,字祖荣,东汉东莱牟平人。他出身西汉宗室,是刘邦庶长子齐王刘肥的后代。刘肥之孙刘渫受封为牟平侯,刘宠这支便迁往牟平封地居住。
  刘宠幼时,即跟随父亲刘丕学习儒家经典。刘丕为当时硕儒,品德高茂,学识渊博。清初历史学家万斯同著《儒林宗派》,将刘丕和刘宠一同纳入汉儒序列,足见父子二人学识纯熟精深。
  通晓经籍的刘宠,才能闻名遐迩,地方以“明经”的名义举荐他为孝廉,旋即出任东平陵县令。东汉时的东平陵县,在今天的济南章丘一带。
  刘宠生活的年代,已经出现了天下将乱的端倪。东汉中期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是豪强势力的肆意膨胀。依靠豪强联盟支持取得天下的光武帝刘秀,对豪族的诉求听之任之。经百年土地兼并,东汉中期富者阡陌纵横,贫者无立锥之地。地方豪强仗着雄厚的政治和经济势力,欺男霸女、鱼肉乡里,官府士绅们司空见惯,要么袖手旁观,要么沆瀣一气。孤弱的百姓有冤无处喊,有苦无处言。
  刘宠素有“修齐治平”的弘愿,渴望改革积弊,重兴汉室。上任以后,刘宠出入田间,劝农耕桑,难得安居。水旱未至,他便定期查看县中各处水源,组织开挖渠道,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因而水旱无虞。百姓由此富足,户户都有余粮。
  刘宠还严加约束游手好闲、不务农作的府县官员和富家子弟。对于豪强大族的不法行为,刘宠一经查实便严惩不贷。在他治下,豪强敛息,百姓吐气,盗贼绝迹。东平陵县人人勤于农耕,社会风气大为好转,以前流亡的百姓也纷纷回乡。县中百姓感念他的恩德,每逢佳节必为之祷告,祈求上苍庇佑刘宠。
  正当此时,一封母亲患病的书简,快马加鞭送到刘宠案前。侍母至孝的刘宠,虽对百姓有着无限留恋,却也只能辞官而去。
  刘县令要走的消息,犹如巨石投水,一传十十传百,在整个东平陵县激起层层波澜。几十个腿脚快的乡亲跑到县衙,拉扯着刘宠的衣袖不忍他离开。曾受刘宠恩惠的百姓更是顿足捶胸,号啕大哭。此情此景,刘宠也是感慨唏嘘,却也无可奈何。
  赶来挽留和送行的百姓越来越多,整个县衙被围得严严实实,无处落脚。随后而至的百姓,只好拥到街头、挤进巷尾,最后将整条马路全部堵塞。县吏事先准备的马车无法挪动寸步,刘宠只得换上便装,悄悄从侧门离开。
  刘宠走后,还有不少百姓滞留县衙不肯离去。百姓发自肺腑的送行,正说明刘宠在东平陵县行宽政惠政,百姓心悦诚服以心送之。
循吏当年齐国刘
大钱留一话千秋

  后来,刘宠相继担任豫章和会稽两地太守,治下均有政绩。会稽在东汉尚处化外之地,百姓朴实拘谨,有的竟然从小到大都没有到过集市城镇。刘宠之前,官吏们认为老实木讷的他们好欺负,便征收繁重的赋税徭役。官吏“竞相虎狼,噬食小民”,百姓不堪其扰,小型动乱屡屡发生。
  刘宠上任后,一反常态,凡事“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除掉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郡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无忧。刘宠将会稽治理得井井有条,惠政直达天庭,朝廷征召他为将作大匠,执掌宫室、宗庙、陵寝的土木营建。这是朝廷公认的肥缺,皇帝征用刘宠,正是看重他为官两袖清风的可贵品质。
  送别的队伍照例是连绵不绝,刘宠宽慰众人,一一答复,大家这才意兴阑珊地离开。
  大队伍走后,五六位须发皆白的山阴县老翁,从山间小道颤颤巍巍走到刘宠面前。老者每人手捧百个大钱,低头作揖,执意奉上。刘宠低身下拜:“各位长者,刘祖荣何德何能,敢劳烦如此盛情?”
  老翁哆嗦着摊开双手说:“我们都是山沟里的庄稼人,苟活了这么多年,也没有见过郡守啥模样。以前几任太守,不治生产,搜刮为要。敛财的官吏白天黑夜从不间断,有时村子里的狗要叫一个通宵,老百姓没有一天安生日子过,被逼无奈,许多人逃亡为盗。可自从您到任以来,秋毫无犯,凡事清净为要,从不扰民害民。如今百姓白天看不到恶吏,夜里听不见狗叫,全赖您的恩德。我们逢此清平盛世,平生无憾。现在听说您要离我们而去,我们心中虽是不舍,却也要特意来奉送,您一定要收下。”
  刘宠慌忙俯身,鞠躬行礼,“这都是我为官的分内事,哪像几位长者所说的那样?”刘宠数番推让,老人们却执意相送。眼见盛情难却,刘宠只得在其中挑了一枚大的钱币收下。
  老者走后,刘宠随手将大钱抛入江中,让它永远留在了会稽郡。据传,原来此水浑浊,刘宠抛币后竟焕然清澈。后人将此水改名为钱清江,称呼刘宠为“一钱太守”,怀念他的清廉品德。
  刘宠入朝后,历任要职,为国砥柱。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见宦官乱政,心中幽愤,商定除宦者以清君侧。密谋遭泄,二人无辜惨死。刘宠升任司徒,后任太尉,负责收拾残局,重振朝纲。他忍辱负重,竭力安抚各派,力图复兴汉室雄风。但因发生日食,皇帝以为灾异,便把刘宠当作替罪羊,草草免官。汉室中兴的努力戛然而止。
  刘宠免官后,终老于家,再未对政治有实质影响。东汉王朝也在灵帝“亲小人,远贤臣”的昏碌下走向衰亡。
  据《魏地形志·牟平》载:“莒岛(即养马岛)有刘宠墓。”
  今天的绍兴钱清镇,便是近2000年前的刘宠抛币处。这里有一钱亭、一钱太守庙等古迹,古往今来吟咏怀古者络绎不绝。据说,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曾路经钱清江,感慨于刘宠的清廉,欣然命笔:“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
辞官建村乱世间
祖辈清廉气铮然

  刘宠殁后1400多年的烟台,又出了一位清官。他便是前来祭拜刘宠的监察御史杨维乔。
  杨维乔,字岱桢,号午台,今烟台市莱山区午台南塂(旧属宁海州)人。杨维乔久宦他乡,平素以村名自号,正寄托浓浓思乡情。
  杨维乔出生于明末清初的一个传统耕读家庭。在祖父杨燦时,杨家由烟台解甲庄冶头村辗转搬迁至此,建村午台南塂。
  杨燦生活的年代,大明王朝气数已尽。杨燦青年出仕,素有匡扶社稷之志,任过陕西周至县丞、河南内乡县丞、山西大同府经历司,后升福府审理。他亲见朝廷政治腐败,用人不察,贪渎贿赂之风盛行,“庸才居高位,英俊沉下僚”。心高气傲的他,不愿于俗世共沉沦,便毅然辞官归乡,以教授子孙耕读为乐。他教授子弟,每每以居官清廉、扶危济困为要。
  据杨燦后人杨明政介绍,杨燦为官清正廉洁,铁面无私。二十多年的宦游生涯,他不贪不占,仅靠俸禄来维持生计。“平时仅蔬食,菜羹,面无忧色。”
  弃官回乡后,时人猜测他的清廉也许是徒有虚表,沽名钓誉,肯定隐匿了丰厚家资而不外露。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即使他的亲人,也在流言蜚语浸染下乱了方寸。杨燦闻听到这些传言,看着众人眼神有异,举止奇怪,便知晓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表清白,他激愤地在神牌前立下毒誓:“若有积金在手,或一两或千两,或偏长子,或偏幼子,伏乞尊神将,将燦生前或遭众分尸千断,死后还遭万劫地狱,更将所给银钱之人,一并照前报应。”
  杨燦的誓言泣鬼神感天地,众人赧然。他清廉为官的风范,成为一则传说,为后辈树立了做人行事的标杆。
  杨燦重视家教,杨氏子嗣多半成才。据杨氏族谱显示,杨燦的十二个孩子中,三个是生员;二十五个孙子中,一个翰林、一个县令、一个监生、十个生员;曾孙六十三人中,五个举人、两个贡生、十个监生、九个生员;玄孙一百多人中,两个考中进士,三人得中举人,两个贡生、七个监生、二十二个生员。
居官莫道一钱轻
尽是苍生血作成

  二十五个孙子中,有一个便是杨维乔。他自幼聪颖,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考录进士,择优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广西、浙江两道监察御史,分巡河东盐政,由监察御史转口北道(今河北张家口及周边一带)参议,旋升道台,司度支,后兼山西布政使衔。
  杨维乔未出仕时,便立志激浊扬清、荡涤贪腐。任职期间,他抚恤幼孤,爱民如子,深得民心。一次休沐归乡,闻听养马岛上有刘宠墓,便乘兴而往。在刘宠墓前,杨维乔慷慨赋诗,作《题莒岛汉刘宠墓》,诗云:“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持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杨维乔这样说,也这么做。为百姓申冤,杨维乔以身犯险,在所不辞。任职口北道期间,有一年,风涝虫三灾并起,地方灾情连绵不断,又赶上了闹春荒,百姓饥寒交迫。无粮可食的农民,只好以树叶、树皮和观音土度日。杨维乔亲自到灾区察看,望着百姓流离失所、孤苦无依的惨象,他心中煎熬似火烧。
  回到府衙,杨维乔立刻拟就折片,上奏朝廷,汇报口北道灾情。康熙帝接奏折后,当即下诏拨粮救灾,拯黎庶于水火。每逢灾荒,虽是平常人家饥寒交迫的苦日子,却也是贪官污吏中饱私囊的大好时机。当时有一位冷姓同僚,私下与杨维乔商议,打算在粮食里面掺沙石,克扣倒卖赈灾粮食,从中渔利。杨维乔认为为民父母官,平时要体恤百姓,危急时刻更要奋力救民,绝不能做这种伤天害理、欺君害民的龌龊事。他坚决拒绝了同僚的要求,并决定上奏朝廷,揭发此事。
  哪知冷姓同僚碰壁后,怀恨在心,他联合几个同伙,恶人先告状。他们诬陷杨维乔借放粮之机,在粮中掺沙,坑害百姓,趁机发财,弄得民众怨声载道。康熙帝误信谗言,以假为真,龙颜大怒,一道圣旨,判处杨维乔死刑,立即执行。
  杨明政说,关于杨维乔的获救,村里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杨维乔处斩那天,天空彤云密布,狂风不止,飞沙走石,似乎上苍都为他鸣不平。杨维乔乘坐囚车,披头散发,被押往法场。赶赴京师的口北道百姓一溜两行,个个头顶一箍香,长跪于法场,哭声震天。一时间众烟袅袅,随风飘往紫禁城的上空。康熙帝见此,惊问其故,左右大臣含糊答复。康熙帝派人查明原委,才得知个中真情。他立即传旨赦免杨维乔,派人火速缉拿冷姓奸臣,并当场问斩。
  鬼门关前逃出生天,并没有消磨杨维乔的浩然正气。官复原职后,杨维乔继续革除积弊,抑制豪强。恰有京中的权贵,遣其家人,趁着山西大同一带闹饥荒的机会大贩人口。当人贩子回到张家口时,杨维乔将所贩人口全部扣留,交由地方设法抚养。秋收以后,又将他们送回原籍,人贩子受到重惩。
  杨维乔的这一举动,虽极得民心,却又开罪了权贵。权贵联合他人诬陷杨维乔贪赃枉法。杨维乔再次被逮捕入狱,屈打成招,在狱中整整度过了17年。
  刑满释放的杨维乔,被折磨得已是皓首苍髯。经过众同僚的力谏,杨维乔的冤案得到平反。康熙皇帝召见了蒙受冤屈的杨维乔,对他的清廉刚正大加褒奖,有意加官晋爵委以重任。奈何杨维乔两次蒙冤入狱,已看透世态炎凉,对仕途心灰意冷。他跪谢隆恩,恳切地说:“臣现已年迈,力不从心,不能再任高职了,恳求陛下让我告老回乡。”康熙只好应允,令地方官员一路迎送,提供便利。但杨维乔清廉自律,坚辞圣意,只骑一驹,私下启程,一路寻访民情,知民疾苦。杨维乔丝毫不惊动官府,地方官员皆迎一空。
  杨维乔回乡以后,召集族中子弟,教之读书习文。杨氏家族因而得功名者众多,南塂也被称为“宁海州科举第一村”。
  耄耋之年,他悠闲自得,缄口不谈朝政之事。平时他热心为乡里百姓排忧解难,博得乡民交口称赞。
  今冶头村西有一座石桥,相传他的书房就在桥畔。他曾作《石桥诗》云:“结庐傍石桥,溪畔柳千条。岸上新琴谱,瓮头旧酒瓢。久贫人事少,多病壮心销。老大便宜处,十年不早朝。”全诗用词清丽,悠然自得中透着一股羲皇上人式的洒脱。
  他的诗集有《闲闲吟》《屯具斋诗稿》,现今都已经遗失。
  在他第二次被逮捕时,宣化府(今河北张家口)人感念他的恩惠,为他建立了生祠,定时祭拜。他出狱后,曾致信当地,请求将生祠改为乡贤祠。杨维乔卒后,又崇祀于宁海州乡贤祠中。
  杨维乔逝世后,被葬于冶头村的店后一带,墓前立碑,却是极为普通的石碑。
  然而,他的故居、墓地、祠堂,今已不复存在。
  杨明政说,到了“文革”时候,乡村兴起平坟,杨维乔的坟墓也未能幸免。村人把坟扒开,发现里面有一块青石碑,四五十厘米见方,内有篆字,乡人不识,冶头人遂将灵柩深埋。
  杨维乔为官时,曾为爷爷修有牌坊一座。这块牌坊,也在1966年10月被拆。当时正在搞“破四旧”,村里有几个跟风的人向村支书提议把牌坊拆掉。村支书畏于形势,不得不从。于是几个年轻人带头拆掉了牌坊。后来这几位带头拆牌坊的年轻人全都患怪病死去,年纪也都不大。村人论及此事,至今犹感敬畏。
  今日的南塂村,已成为一处拥有一千三四百户人家的城郊社区。记者在村委会大院里,随机询问了几位老人,他们对杨维乔的事迹基本已没有了记忆,甚至连杨维乔是谁也不知晓。
  生时为民,死后民忘,刘宠和杨维乔大概也希望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