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土地供需矛盾短板如何补齐?

寒亭:要“上天入地”,还要“分时划段”

2016-07-20 作者: 杨国胜 郑颖雪 来源: 大众日报
  □郑颖雪 报道   潍坊嘉实科技产业园项目利用弹性年期节省的资金加快项目建设。
  □本报记者 杨国胜 郑颖雪 
  本报通讯员 崔德文 于志君

  今年年初,潍坊市寒亭区进行产业机构升级,向第三产业倾斜,吸引了世界五百强企业法国迪卡侬的关注。面对迪卡侬抛出的橄榄枝,寒亭区招商部门极力促成的同时颇多担忧。“这么强的企业项目,对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肯定有不小的带动,谁不动心?可现在的项目用地,不是说有就有。”寒亭区招商局局长魏鹏程告诉记者,在目前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少新项目想要落户却落不了地。
  近年来,随着用地指标逐步收紧,加上规划空间限制,不少项目面临着暂时无地可用的困境。针对这一现状,寒亭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张兴农一直在思考,“城区现在的空间还有一些,但适合迪卡侬这样国际大公司发展要求的空间不多。综合国土资源部门调查掌握的情况,一些前几年招商引资的项目不够高端,土地投资强度小、容积率低,存在低效利用甚至闲置的情况,这明显不符合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张兴农告诉记者。
  “按照‘腾笼换鸟’的发展思路,寒亭区依法依规对润华汽车21亩低效用地进行了收回,重新出让,这样就解决了迪卡侬项目的用地问题。”张兴农介绍,让土地真正产出高效益,类似的方式已被普遍采用。去年以来,寒亭区已完成了昱合畜禽等11宗低效存量土地收回再利用,总面积达212.64亩。
  低效用地“腾笼换鸟”,优化利用,只是寒亭优化土地供给的策略之一。在用地紧张成为新常态的当下,多向拓展的思路和实践已在全区铺开。
  7月6日,记者来到潍坊国立高科技产业园,园区内各企业内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工作。这里曾是山东开发区市场化运作的先驱,随着高新企业进驻量的逐步增多,寒亭区在对其土地供应上日益“捉襟见肘”。对此,寒亭区迈出了国土资源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步,采取了“向地要地”的方法。
  “我们将闲置多年的国立高科技产业园内工业用地22.96亩,厂房面积26651.6平方米依法收回,连同15308平方米地下空间依法出让给国内500强企业阳光保险公司。地下空间只收取同等地上土地出让金的百分之三十。”张兴农说,“向地要地”,见到了实效。
  不仅“入地”,寒亭区也鼓励企业“上天”。针对不少企业因改造升级和扩大产业规模急需增加用地的情况,该区或引导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或以多层标准厂房“引凤”,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寒亭高新技术产业园、北海工业园等产业园区,不少高新环保型项目住上了“多层洋房”。
  在拓展项目用地空间的同时,今年,寒亭区还引入试点了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把原来出让年限50年的单一选择,改成了包含20年、30年、50年等多个选项,在加快土地周转使用率上做文章。
  该政策一推出,即受到企业一致好评。作为首个尝鲜的企业,潍坊嘉实孵化产业园有限公司切实感受到了它带来的好处。“20年的使用年期,公司前期土地投入下降了,这样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方面,项目建成达效的速度会更快。”公司董事长李晓强说。
  “这不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单一问题,而是国土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大文章,也是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土地供给搞活了,产业结构将随之变优,对经济的提升也会低效转高效。”张兴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