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公益与市场的平衡点

2016-07-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孙先凯
  
  前几天笔者去某市剧院采访,正值当地地方戏曲的展演。有一千多个座位的演出大厅里几乎座无虚席,观众的热情如此高涨令人大吃一惊。但剧场管理者也倒了半天苦水,这其中的一半票是文化惠民演出送出的免费票,“要是没有这部分免费票,场面肯定没有现在的红火。”
  近年来,我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建设成效显著。据统计,2015年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开展的“送戏下乡”演出达4.5万余场次,惠及观众上亿人次。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文化惠民的实惠,但也给剧院和剧场带来了困惑。在笔者的采访中,很多剧院和剧场的管理者表达了这样的担忧:一旦观众养成通过文化惠民以低票价甚至免费看戏的习惯,演出市场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一些转企改制的剧团和市场化运营的剧场在演出市场的冲击中,创作演出、剧场服务的能力就会大大削弱。
  如何调和公益和市场的矛盾?笔者认为,需要在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下,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让剧团和剧场在公益和市场之间选择平衡点。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国有文化企业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服从社会价值,越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笔者看来,《意见》为解决公益和市场的矛盾设定了先决的原则。无论是事业性还是市场性的剧院、剧场,如果遇到公益与市场的矛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解决公益性的问题。
  笔者了解到,某市院团在文化事业改革后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经历短期的阵痛顽强地撑了下来。现如今,成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活跃在文化惠民的舞台上。在文化惠民过程中,剧团抛开了生存的压力,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去创作和演出。同时,为群众送戏下乡,完成了公益事业的任务。
  与以往的政府财政拨款,安排剧团创作演出不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也会提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笔者认为,这更能够激发院团创作演出的活力和积极性,提升院团的水准。在院团水准提升的同时,市场会给以肯定。这样,能够形成院团以公益带动市场的良性循环。
  作为承担文化演出任务的剧场,在承接公益性文化演出时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人力、设备等成本。在剧场市场化改革之后,如何在公益性演出中保障成本成为一大问题。笔者了解到,在有的城市曾有政府发放文化惠民卡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
  去年,天津市发放了6万余张文化惠民卡。市民可以用100元来购买储值为500元的文化惠民卡,另外400元由政府补贴。这张惠民卡可以用于购买天津市文艺院团在剧场中的演出,并且享受一定的折扣优惠。据统计,文化惠民卡发放以后,各剧场的上座率明显提升,演出场次也有所增加,演出市场发展明显。笔者认为,文化惠民卡在让群众实实在在受益的同时,也让剧团和剧场在市场化中得到认可,增加了演出和上座率,提高了收入。如此一来,既能够文化惠民,又能有市场提升,真正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相关专家介绍,文化惠民卡的模式已经在多地得到实践的认可,我省也已打算将其引入。
  无论是政府购买剧团的演出场次,还是政府以文化惠民卡的形式补贴剧团和剧院,都是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尝试。如果能有平衡公益和市场的作用,就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