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体育娱乐 连载

情景喜剧,还能带来多少笑声?

2016-06-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阴法锐
  6月23日凌晨,曾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饰演余大妈的表演艺术家金雅琴因病去世,享年91岁。老人家去世后,不少明星和网友表达哀思之余,也不由地回想起那些曾经带给他们笑声的情景喜剧。
  以1993年播出的《我爱我家》为起点,情景喜剧与中国观众已相伴20多年,但经典之作并不多,且正经历一个瓶颈期。
《我爱我家》引领情景喜剧创作热潮
  1993年,中国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播出,观众们第一次看到这种奇特的电视节目:它的全部场景都在室内,演员的动作、对白夸张搞笑,且伴着画外的放肆笑声。
  实际上,中国情景喜剧算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1992年的冬天,从美国回来的英达和王朔经过一夜长谈,开始了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的创作。此剧由英达导演,王朔、梁左等人编剧,文兴宇、杨立新、梁天、宋丹丹、关凌等人组成一个三代同堂的“典型”中国家庭,讲述其中发生的一系列小故事。
  《我爱我家》之后,英达等主创趁热打铁推出《候车大厅》《闲人马大姐》等剧。再加上海派情景喜剧《老娘舅》、粤语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等剧的集体发力,这一时期掀起一股情景喜剧的创作热潮。随后,《东北一家人》《家有儿女》等家庭生活类情景喜剧,《都市男女》《红男绿女》等都市情感类情景喜剧,《候车室的故事》《售楼处的故事》等职场类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卫生队的故事》等军旅类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万卷楼》等古装戏说类情景喜剧纷纷出现在荧屏上。
  情景喜剧似乎一夜之间就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期,然而也迅速达到了自己的上限。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电视业发展迅速,在各种综艺节目、电视剧抢占荧屏的同时,情景喜剧却还是延续家长里短的情节与风格,并没有取得明显突破,收视率也难续辉煌。
情景喜剧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热播情景喜剧《爱情公寓》的导演韦正曾说:“这些年来的荧屏热剧,若说宫斗剧,我们可以列出50部;若说谍战剧,可以列出100部;家庭伦理剧就更是不胜枚举了。但给人印象深刻的情景喜剧,却都是些老剧目。”
  情景喜剧如今的不景气,“身价”偏低是业内公认的原因之一。“每次我们写剧本都问加不加笑声,加笑声就是情景喜剧,一些电视台一听是情景喜剧,就会压低收片价,每集可能压到正常电视剧市场收片价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如果不加笑声就可以按照电视剧的正常收片价来卖。”《家有儿女》的编剧臧里坦言。
  电视台收片价低,导致剧组的制作费上不去,继而就没有好的演员、导演和编剧愿意做情景喜剧,结果导致情景喜剧低投入、低制作的粗制滥造。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武林外传》导演尚敬表示:“情景喜剧没有好的播出平台,就得不到好的广告收益,直接影响购片价格,进而影响制作费,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情景喜剧无论从影响力还是制作水准上都难以提高。”
  除了制作费较低的原因外,编剧人才的缺失和题材的限制也是导致情景喜剧不景气的原因之一。“如果再出现一个梁左,我相信我还能超越《我爱我家》或者是达到那个水平。”英达表示。
  此外,审查机制导致一些讽刺性的包袱不能使用,也影响了情景喜剧的创作。
网络成了情景喜剧新的孵化器
  情景喜剧越来越难以在电视台上露脸,互联网的介入或许是一条出路。
  随着互联网和其它新兴媒体先后介入情景喜剧的投资、创作和播出,网络成了情景喜剧新的孵化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情景喜剧的内容挖掘陷入瓶颈,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亟待寻求新的出路。而基于新媒体的大数据技术正好可以为情景喜剧锁定目标受众,网络上海量的段子、笑话和流行语等也可以开拓创作视野,激发创作灵感。目前,已有充满网络元素、适合网络媒体播出的情景喜剧问世,如《万万没想到》《废柴兄弟》等。当然,这些网络情景喜剧有些存在着内容低俗、抄袭等问题,质量还有待提高。
  此外,英达等业内人士也表示,情景喜剧需要政策上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