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财经

借“网”推动生态旅游业精品化

小樱桃圆了北宅人的致富梦

2016-06-08 作者: 白晓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白晓
    本报通讯员 李泽洛 辛克杰

  2016年北宅樱桃节期间,共吸引游客55万人次,旅游相关收入约8652万元,今年樱桃节农家宴收入首次超过了1000万元。樱桃产业已成为崂山区北宅街道办事处种植业的支柱和龙头,而“樱桃节”也成为街道独特、亮丽的名片,小樱桃正打造着北宅人的“致富梦”。
北宅人家门口“鼓腰包”
  今年57岁的杨秀琴经营着毕家北山昌盛樱桃园,这个占地500多亩有5000多棵樱桃树的果园,是北宅最大最美的樱桃园之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20年前,原本在家做全职太太的杨秀琴没事可干,便承包了山脚下这片当时的荒地,将原本高低不平的荒山地打造成一个大果园。10年前,杨秀琴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精心打造的樱桃园正式开门纳客。“今年我们这的樱桃大丰收,仅樱桃收入就能达到80多万元,加上农家宴能收入120万元左右。”杨秀琴说。
  据介绍,今年北宅樱桃节实行自行定价,樱桃园主和农户根据各自樱桃长势和产量,以市场为指导,定出自己心仪的价格,市民和游客可以多方比较,选择满意的区域采摘。
  樱桃节的举办,吸引了广大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节,农民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另外,头脑灵活的农民们还善于把握商机,在街道的指导规范下,农家宴、农家旅馆生意红火。
  当然,樱桃节的举办不仅让北宅农民“腰包鼓”,而且密切了城乡联系。樱桃节为游客紧张忙碌的都市生活增添了新鲜元素和趣味体验,“带孩子摘樱桃”、“和部门同事游北宅”成了5月以来每个周末不少青岛人的活动主题。
街道扮演“服务员”
  发展到今年的第21届樱桃节,北宅街道持续进行了多方面的服务和创新。
  今年,北宅街道把分布在社区的40余万株樱桃树规划成36个社区樱桃园。
  大崂樱桃园负责人王德东说:“樱桃节受益的农户有七八十户,每亩地能收入6000—8000元。”樱桃园以合作社方式运营,由专人负责管理,许多农户把樱桃树“托管”给合作社,自己可以去做生意、进城务工。
  “延续近几年办节思路,简化办节流程,将资金节省下来投入到完善基础设施和外宣推介等方面。”北宅街道工作人员说,通过加大外宣工作力度,樱桃节期间,每天都会有数万人涌入北宅,今年樱桃节开幕当天就接待了4万人,周末小高峰,北宅的日接待量就达到8万人。
  如何全方位做好配套服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在樱桃节前期,街道下大力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联合交通部门进行调流,使整个樱桃节期间交通通畅,未出现大面积堵车情况,市民游客反应良好。
  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媒体平台制作大量温馨提示,涵盖高峰调流、行车路线、保护环境、注意安全等多个方面,一目了然。在街道的建议和指导下,各大精品樱桃园为游客配备了小凳子,人性味十足,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今年樱桃节期间,街道还利用网络进行了网上销售网上预约,广大游客在家预定成功,节省了时间也有了采摘的方向,同时开拓了市场。据统计,今年樱桃节期间,网络销售2600余单,其中樱桃园1200单,农家宴400单,特色产品销售1000单。
“互联网+”推动精品化
  由青岛红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北宅樱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和生投资建设的大崂樱桃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农副产品无公害示范基地。
  多年来,王和生苦心钻研果树栽培技术,从事崂山樱桃的开发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崂山区科技局“世界樱桃良种引进技术研究与示范区”项目、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等项目建设。引进世界樱桃品种20多个,发展合作社成员200余人,带动果农5000多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线上运作模式的逐渐成熟,大崂樱桃园因“网”而著名,成为集生产、观光、采摘、餐饮、销售一体化的特色旅游园区。
  北宅生态旅游经济社会效益借“网”攀高。“立足优质资源,就要跳出粗放发展模式。”北宅街道党工委书记宋仁登说,通过“互联网+”,围绕打造精品高效农业观光园、精品旅游观光路线下功夫。北宅街道已累计投资千余万元,完成街道、七峪及大崂社区旅游规划编制,创建3A级景区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5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精品采摘园8家、好客山东最富年味乡村2个,推动旅游项目向精品化转型。北宅年旅游人数突破291.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