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自己的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注定会失败,33岁的周广胜认定——

创新放飞雕刻梦想

2016-04-17 作者: 尹彤 来源: 大众日报
  □尹彤 报道   周广胜(左)与工作人员研究梳子的雕刻花型。
  □本报记者 尹彤 
  本报通讯员 薛海波 王文广 
  
  “我们研发的木雕充电宝已经开始生产了,目前已经有客户预订了,其他的产品销量也逐年上涨。虽然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我们的订单却越来越多,去年是几年来最好的一年,今年研发团队又扩大了,相信效益会更好。”3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嘉祥县大张楼镇的德胜木雕工艺品厂,谈起目前的状况,老板周广胜兴奋地说道,“没有创新的思想,实干的精神,创业没那么简单。”
  别看德胜木雕工艺品厂门头不大,里面却隐藏了一个小工厂。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工厂从3个员工发展到四五十人,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还有了十几台自主研发的雕花机器。这一切都得益于33岁的年轻老板周广胜不断创新的创业意识。
因循守旧注定被淘汰
  雕花木梳、雕花发簪、木质礼盒……这些都是周广胜工厂里的明星产品,尤其是雕花木梳,已经远销全国各地,是工厂的拳头产品。虽然现在工厂运行顺畅,且有越战越勇的趋势,回想最初创业的艰辛,周广胜仍颇有感慨。
  多年前,周广胜家经营一间小家具厂,主要是做一些简单的家具。小时候整天在木花中跑来跑去,周广胜对木雕有着特殊的情感。19岁中专毕业后,周广胜跟着哥哥来到济南一家家具厂打工,那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想学好木雕手艺。
  从一天只能雕一朵花,挣3块钱,到三年后带领20个学徒承包厂里所有的木工活,年纪轻轻的周广胜攒下了自己第一桶金。不过最让他受益的是跟随老板学到的经商之道。“技术好、能吃苦固然重要,但如果一直原地踏步、因循守旧,也无法有所进步。”周广胜说,这是他在公司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此后,为在木雕市场里闯出一片天地,周广胜在淄博、福建、安徽等地学习木雕技艺,尤其在东阳市的三年真正掌握了打坯、修光、制图以及技法上的精髓。
  2010年,周广胜的德胜木雕工艺品厂正式成立。然而,创业初期,周广胜只有一个感觉:疲惫。这疲惫一是源于手工雕刻效率低,二是因为没有原创产品。
  公司初期主要经营的产品是桃木剑、如意等大件商品。合肥市有很多桃木剑加工企业,周广胜就从那边定原料回来加工。可手工雕刻每人每天顶多完成一把半,一把剑才挣70元的加工费。为提高效率,周广胜在公司成立下半年就买了第一台机器。
  和不少企业一样,周广胜最初也选择走模仿道路,可模仿的代价是利润低、压力大。“第一桶金早让原创者赚了,等模仿者花费时间、资金把产品模仿出来后,原创者展开价格攻势,我们就没有竞争力了。”周广胜说,永远追着别人的屁股跑不是长久之计。自己的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注定会失败。
以原创产品占领市场
  “如果不是去年推出雕花梳子,你现在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公司了。”周广胜坦言,这两年礼品行业受到冲击,桃木剑和如意市场不景气。他一直考虑公司转型。一次偶然机会,他接到台湾客商的一批订单,为他找到了灵感。
  台湾客商预订了1000把龙凤图案的檀木梳。为使样品符合台湾客商的要求,周广胜来来回回修改了二三十次。这期间,他专门去网上查询此类商品的情况,发现国内普通的一把带雕花图案的檀木梳要卖到五六百元。如果机器化生产,即使无法达到手工雕刻的价格,利润肯定也不会差。于是,周广胜把雕花木梳作为公司主打产品进行研究。
  “这次不能再模仿了,公司要有自己的原创产品。”周广胜下定了决心。从2014年开始,他带着三个设计人员,设计出100多个带有中国古典文化韵味的图案。还开发出雕花簪子、手链等新产品。为迅速占领市场,开发新产品的同时,周广胜投入大量资金,和当地的机械企业联合开发可以大批量雕花的机器。经过半年研发,去年5月机器研发成功,周广胜一次就进了14台。“原来一个机器只有四个头,一次顶多做四把梳子,现在一次就能做16把。”周广胜说,现在一天可以生产2000把梳子,比之前增加了10倍。
  在电商大行其道的时代,周广胜也开始做起了网络生意。“几年前我认识一个在阿里巴巴上班的朋友,从那时我就开始在网上推广产品了。”周广胜说,最初只是小打小闹,这两年他聘用了专人经营网店,通过阿里巴巴、百度推广、百度优化等平台来开展宣传,去年一个淘宝代理的销售额就能达到一百多万元。 
  虽然这两年成绩不错,但周广胜没有止步,尤其在产品创新上。他招兵买马,扩充研发团队,今年在济宁市残联的推荐下又引进了几个专业人才,现在研发团队有20多人,产品目标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你不前进,就得被别人落下。”周广胜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