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要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2016-03-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孙先凯
 
  近日,省委宣传部会同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文物局研究确定了2016年我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这16件实事突出扶贫主题,紧扣全省扶贫攻坚任务,推动更多政策、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细看这样一项由多部门联手推进的文化扶贫工作,覆盖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工作、非遗保护工作、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工作等多个方面,可谓综合全面。在笔者看来,在文化扶贫工作中,更应注重综合统筹各部门、各层级和各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春节期间的基层采访过程中,笔者发现之前分属于党政、教育、文化等部门的村村通、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正在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转变。比起之前单打独斗的场面来说,已经有各相关文化部门综合统筹的趋势。但是,在组织春节文化活动的时候,大量的观众聚集造成周边交通拥挤、停车紧张,垃圾桶和移动卫生间等卫生条件跟不上,同时也容易引发治安等问题。这时候,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联合交通、卫生、公安等多方面的力量。
  如此看来,办好文化扶贫工作,不仅要把文化的事情办好,还要有预见性地办好与之相关的交通基础、环境整治等配套工作。这就不仅仅需要相关文化部门通力合作,还需要综合统筹交通、住建、卫生等各部门的力量,共同为文化扶贫出谋划策、齐心协力。这种相关文化部门、与文化建设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的做法可以看作是横向上的综合统筹,举各部门之力,发挥各部门之特长,能够形成文化扶贫工作的强大合力。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文化干部2016年培训班上,省文化厅与各市文广新局签订《2016年度文化建设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要求将文化扶贫工作纳入市里的工作重点,并与区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这样一来,从省政府到区县一级政府,文化扶贫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都已明确,将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精准化地进行文化扶贫工作。
  如此自上而下的政策传递、任务分解,为文化扶贫工作明确了方向和任务。将文化扶贫的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大工作分解成小工作,发动政府各个层级的力量共同投身进来。这种做法是各级政府纵向层面的综合统筹,能够形成文化扶贫合力。
  在泗水县圣水峪镇东野村,以赵法生、颜炳罡为代表的一群学者本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成立了尼山圣源书院。他们走进乡村义务讲学,不要报酬,自出经费,他们自称“背着干粮为孔子打工”,把乡村儒学建设的实验带到了孔子的出生地。乡村儒学课堂陆续向村民们讲授《论语》、《弟子规》、《孝经》等文化经典,儒学逐渐成为医治乡村不良风气的一剂特效药。笔者了解到,目前,由学者们自发组织的乡村儒学讲堂已经走出了泗水县,在济南、潍坊、德州、泰安都设置了讲授点,延伸到了最需要文化的基层。
  个人、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作为政府之外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些社会力量有的是专业学者,有的是热心文化建设的群众,抑或是勇于承担文化责任的组织、企业,他们知道文化扶贫一线最想要、最需要什么。在笔者看来,有需要也有必要将公益性的社会力量吸纳到文化扶贫的工作中来,不仅对专业、精准的文化扶贫大有裨益,也能够广泛发动,形成全社会参与文化扶贫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