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涨得“疯狂”,降得离谱,量多质劣苗木和精品苗木价格悬殊

有的卖七毛,有的卖一万

2016-03-25 作者: 赵洪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本报通讯员 李 静 王军

  初春,本是白蜡,国槐等苗木的销售旺季,然而记者在位于省道239两边的惠民县苗木大市场看到,只有寥寥几辆外地牌照的大卡车在装运苗木,与往年的景象大相径庭。
白蜡苗销量下降6—8成
  “这些胸径两厘米的白蜡在2012年卖到了4块钱一棵,今年春天还是一块五,可现在客户却给7毛钱。”3月18日,姜楼镇村民马建敏用拖拉机装了100多棵两厘米白蜡小苗来到苗木大市场查看行情,在和客户几番讨价还价后,以7毛钱一棵的价格卖掉了树苗。
  卖苗间歇,马建敏算了一笔账,他是在2012年看到别人种白蜡苗发财后,跟着种的,买苗、雇人、接种、肥料等成本就花了3000多元,如果是承包别人的耕地还得多花1000元,按照目前的白蜡苗木价格,一亩地出3000棵2厘米的白蜡苗计算倒赔1000多元。
  胸径2—3厘米的白蜡苗目前没有客户问津,销量比往年下降6—8成,惠民县苗木协会副会长赵林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白蜡苗主要是在苗圃和苗圃之间传递,前几年,白蜡苗能卖到4块钱,是因为建苗圃的多,需求量大,连青岛、聊城、东营、河北部分地区都在建,2013年,白蜡苗当时一天就能走几十万棵。”
  需求量的加大刺激了苗农们的“疯狂”,仅皂户李镇就出现了20多个村庄不种粮食,专门种植白蜡、国槐的苗木专业村,据估算,全县胸径2厘米的白蜡苗储量可以达到几十亿株。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省苗木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50万亩增加到320万亩,产量由50亿株增加到110亿株的同时。其中小苗产量占总产量的70%,增长了近5倍。
以量取胜不如卖“造型”
  “一方面,苗圃面积、园林绿化企业迅速增加,绿化工程、苗木需求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大规格、高质量的工程苗短缺。”省林木种苗协会秘书长闫大成说。种植、绿化企业过剩与产品结构不合理并存,这使苗圃、园林绿化企业背上沉重包袱。
  遭遇“寒冬”,却也有很值钱的苗木。“这棵对节白蜡,一棵能卖一万元左右,等三五年再卖,价钱也只会增加。”惠民县茹园园林公司老板李金波指着一棵白蜡说。
  他的苗圃里有上百棵嫁接白蜡,有成宝塔状的,有呈虬龙状的,形状千奇百怪、姿态各异,让前来参观、洽谈业务的客户开了眼界,开出的价格也让人咂舌。赵林说,培育精品苗木,进军高端市场,可以赢得市场定价话语权,实现效益最大化。
  拿直径9厘米的常规白蜡树苗来说,这样白蜡苗市场价在100元左右,而如果培育成一级白蜡苗,市场价可达到400元,精品树种因“形”而异,高端苗木的价值比普通苗木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并且销路也不愁。